中國有「高溫津貼」 基層工為保飯碗多不敢領
溫度不斷破紀錄飆高,中國制訂「高溫津貼」發放標準,但基層勞工多數不敢領。(資料照,記者蔡文正攝)
〔記者彭顯鈞/綜合報導〕夏季酷熱,中國很多地方有「火爐」之稱。為保障室外工作者權益,中國有「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雇主必須給「高溫津貼」,超過攝氏40度還必須停止室外露天作業。不過,中國基層勞工為「保飯碗」,很多都照常工作不敢領。
早在1960年,靠著工農階層支持起家的中共政權,就有了「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實施幾十年後,2012年修訂為「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更明確具體保障勞動者的權益。
「辦法」中明定,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依法享受崗位津貼」;日最高氣溫達到攝氏40度以上,應停止當日室外露天作業;也規定因高溫停止、縮短工時,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此外,氣溫在40度以下、37度以上,室外露天工作不得超過6小時;37度以下、35度以上時,應採輪班換班,不得安排勞動者加班。
對於婦女與未成年,「辦法」也規定,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在35度以上高溫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也不能在33度以上的工作場所。
「辦法」中還規定,不得已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在中國內陸不少城市,夏季高溫炎熱,當地政府不時要宣布當日最高氣溫,作為是否已達到「高溫假」的判準。至於「高溫津貼」,中國各城市的給放標準不一。
依中國媒體報導,夏季經常酷熱難耐的四川省,「高溫津貼」的金額為每人每天10元至12元人民幣。
不過,以四川省的情況,「高溫津貼」的發放,基層勞動者大多不敢領取,國營企業的落實優於民間企業,而大企業又優於小企業。
中國媒體指出,根據調查廖,中型企業與國營企業發放「高溫津貼」比例達8成,小企業則只有4成,差距相當大。
許多室外的建築工人、清潔人員、快遞或送水人員,都沒有領取「高溫津貼」,主要原因是為了「保飯碗」,擔心失去工作。
中國媒體報導,如何徹底落實「高溫津貼」措施,中國官方開始重視這個問題,同時研議新如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