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一條龍身分證 15歲網ㄎㄚ冒用

2005/03/02 06:00

〔記者劉慶侯╱綜合報導〕去年十一月底的一個深夜,十五歲的「安安」坐在電腦桌前,思考著該如何去探索屬於成人的另一個陰暗世界,而又不會被人發現真實身分。

安安認為,必須編造一個假身分,這樣,只要他關機,而且永遠不再使用這個帳號,任何網友都無法在茫茫網海找到他。

蓄意亂填 偽造新身分

所以,安安在申請帳號的雅虎奇摩入口網站,鍵入kishaw作署名,接著,面對身分證字號這欄,安安順手敲下「A123456789」的超級同花順,然後在網站認證合約欄點上「同意」,不多久,他在網上就有了新身分證。

安安胡亂鍵入的同花大順,是有人在使用的,此人是台北縣泰山鄉的謝條根先生。

幾個月來,安安利用爸媽睡覺或外出的機會,流連於各大男性議題家族網站,且愈來愈露骨,後來乾脆使用bitch的暱稱,鎖定「男同性戀交流」網站;有一天,他大膽地在留言板上表示,願以四千元代價尋求援助交際,並留下連絡的e-mail郵址。

今年一月,警方盯上安安,並查出他的戶籍在新竹,檢視相關資料有意外發現,「哇﹗安安填的身分證號碼是A123456789,這可是超級同花大順的身分證號碼」,「對哦,居然還通過網站的身分電子認證,該不會真有這個號碼罷?」辦案人員好奇心大起。

循號查詢 找到擁有者

警探們透過戶役政資料查詢,螢幕上閃出:「謝條根」、「四十六歲」、「台北縣泰山鄉」等資料,確定真有這位「世界超級大順大國民」的存在;辦公室傳出驚嘆,也有人索性以「一條龍哥」、「根哥」等稱呼謝先生。

有警探認為,一定有很多的網路族申請帳號時亂填身分證號碼,想必有不少無辜者還不知自己有「分身」在網路漫遊著;至於「根哥」,若以被冒用的機率判斷,他絕對有資格當被害人家族的「家長」,因為這數字號太順手了。

由於依刑法規定,偽造文書屬於公訴罪,被害人事後可以向犯罪嫌疑人提出名譽損害賠償,所以也有警探表示,假如日後一旦警方查獲很多人冒用「根哥」的身分證字號上網登錄,「根哥」光靠訴訟就可獲得金錢補償,額外賺取一點零用錢了。

異想天開 小毛頭觸法

本案由新竹警方接案後,依法傳喚安安到案說明,七十九年次的他由緊張的母親陪同,不安地表示,只是為了好玩,才上男同志網站上登錄援交訊息,並未真正進行性交易。

瘦小的安安也承認,因不願被別人知道真實身分,才信手亂填一通,沒想到通過網站查核後獲准登錄,更作夢也沒想到,真有人擁有這個身分證字號。

警方訊後,先依違反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罪嫌,將安安函送新竹地檢署少年法庭偵辦;此外,安安亂填他人身分證字號,又涉偽造文書罪嫌,警方也通知「根哥」,告知他已遭人偽造、損害人身名譽,可以視情況向安安的監護人提出損害求償。

不過,謝條根昨晚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並沒有表明立即求償的意思。

亂填網路帳號 你就犯法啦

〔記者劉慶侯╱台北報導〕警方電腦偵防犯罪警探指出,許多民眾上網向各大入口網站申請帳號時,為隱匿自己的真實身分,故意在認證欄內,胡亂填上一個自己瞎掰的身分證字號,殊不知,這已觸犯了刑法偽造文書的公訴罪。

警方不諱言指出,在許多被破獲的網路犯罪案例中,就查出有許多人申請帳號時,故意填具不實身分資料,而這種行為的比率,竟然高達百分之五十以上,顯見非常普遍。

這些已誤觸法網者,通常是一般社會大眾,不乏上班族、白領階級,其中又以青少年或學生族群為多,因此,家長需特別注意,以免子女無端吃上官司。

警方表示,網路已成為現代人重要的資訊、社交工具,申請人通常必須先申請一個「網路帳號」,以便能進入:yahoo、pchome、蕃薯藤等知名入口網站;而「網路帳號」也就代表著申請人在特定網路世界的身分憑證。

為善盡監督管理之責任,網站會要求申請者在網頁上,填具確實的身分資料以供審核,最後還會有一項「合約條款」要求申請人讀完合約內容後作最後確認,一旦申請人按下「同意」鍵,就視同和網站簽署合約,這一秒起,兩方就建立起法律上的合約關係。

當然,亂填資料以申請帳號者,未必是準備要犯罪,有的純粹為了上聊天室,有的只是收發電子郵件,有的是為防範自己身分資料被外洩。

不管是什麼原因,向各大入口網站申請電子認證帳號,都須簽具合約認證,申請人鍵下「同意」且獲核准,就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所以,一旦資料亂寫被查出,就難免官司纏身。

亂填別人的身分證字號,當心觸法!

身分證英文碼 辨識縣市別

〔記者張文川╱台北報導〕身分證字號怎麼來的?其中大有學問,許多民眾誤以為,身分證字號最前面的英文字母為出生地,其實未必如此。

身分證字號的英文字母,代表縣市簡碼,如:台北市為A,台中市B,基隆市C,台南市D,高雄市E,台北縣F,宜蘭縣G,澎湖縣X,陽明山Y,連江縣Z;數字第一碼代表性別,一為男,二為女,沒有三至零;但英文代碼的依據,並非全然根據出生地。

看到陽明山Y,民眾或許會好奇,為什麼陽明山要專門設個「Y」?因為當年實施身分證字號制度時,陽明山由管理局管轄,字號自成一格;當年士林官邸「戶長」蔣介石,所配的身分證字號就是「Y一○○○○○○○一」。

身分證統一號碼到五十四年才開始配賦、使用;起初是一碼英文、八碼數字,且滿十四歲才能獲得配號;至五十八年增加了第九個數字作為「檢查碼」;六十年起,初生嬰兒全面配賦身分證字號,但仍須滿十四歲才可請領身分證。

由於上述實施時間前後不同的影響,所以,五十九年以前出生的民眾,其英文字號是依據實施當年的戶籍地而定;至於六十年以後出生者,因一出世就有身分證字號,遂根據申報戶口時的戶政事務所的縣市來決定英文字碼;偶爾會因登記時的巧合,發生兩人證號重複的情況,戶政單位發現後,會由先出生者優先使用原號碼,後出生者則重新配賦新號。

身分證號最末一碼「檢查碼」,是根據一套算法簡單但過程繁複的公式,加一加、乘一乘再加加減減的公式,最後得到一個個位數字;坊間造成許多爭議的身分證字號產生軟體,就是依這個公式設計而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