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男童遭保母虐死案凸顯制度漏洞 兒權盟提解方

男童「剴剴」遭保母虐死案凸顯制度漏洞,台灣兒童權益聯盟聲明提出解方,避免再有孩子因此消逝。(圖擷取自兒權盟官網)

男童「剴剴」遭保母虐死案凸顯制度漏洞,台灣兒童權益聯盟聲明提出解方,避免再有孩子因此消逝。(圖擷取自兒權盟官網)

2024/03/14 13:42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1歲多的男童「剴剴」不幸遭保母虐待致死,台灣兒童權益聯盟今(14日)指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強調,任何對兒童的暴力均不可原諒,所有施暴都可預防,認為近年保母虐童頻發生,顯現制度仍有漏洞,提出解方呼籲,改善兒童出養照顧與評估,修正相關安置法源,優化居家托育人員訪視等,避免再有孩子因此消逝。

兒權盟表示,對「剴剴案」深表痛心與不捨,舉《兒童權利公約》強調:「任何針對兒童的暴力行為均不可原諒;所有對兒童施暴的現象都可預防。」但近幾年來保母虐童事件頻發生,這些孩子用生命的消逝奮力提醒我們:管理仍有漏洞、公私協力仍不順暢,而國家仍沒有真正承擔起照顧責任!

兒權盟指出,目前台灣仍有500多名孩子因原生家庭經濟不佳、支持系統不足等,進入出養程序,國家有義務給予特別保護與協助,全力接住這些無依無靠的孩童,為此,嘗試提出解方,包含:改善兒童出養前之照顧與評估機制,因出養前安置停留的半年到1年期間,政府交給社福團體執行,應明確指引與規定,並負擔督導管理之責,確保相關照顧、評估與訪視皆符合兒童最佳利益。

另外,要盡速修正兒童出養前安置之法源依據,兒權盟說,現行針對兒童出養前安置的法源薄弱且分散,亦無規範主管機關與民間團體的權責劃分,政府應儘速修正兒少法相關條文,好其有依法可循。

最後,兒權盟建議,針對居家托育人員的訪視機制,應採取不預告訪視與提高訪視頻率,才是有效監督保母品質之方。雖理解實務上仍有難處,最常見訪員遭拒,無法進入社區等,但強烈呼籲政府即刻拿出辦法解決,切莫等下個案件發生又重新檢討,也提醒應依兒童需求提升並調整訪視次數。

兒權盟表示,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強調,對於無依兒童之處遇應採取「個別化原則」,除收養外,寄養家庭、安置機構等替代性照顧亦是,把關注的眼光拉回兒童本身,才能夠意識到每個不同境遇的兒童不一樣的需求,也才能夠預防憾事再次發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