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諾貝爾物理大師 清大演講鼓勵燒傷者

200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埃里克·康奈爾(Eric Cornell)博士到清大演講,曾因細菌感染截掉左手臂的他,也曾住進燒傷中心,對台灣塵爆傷者給予加油打氣,鼓勵傷者不要放棄希望。(記者洪美秀攝)

200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埃里克·康奈爾(Eric Cornell)博士到清大演講,曾因細菌感染截掉左手臂的他,也曾住進燒傷中心,對台灣塵爆傷者給予加油打氣,鼓勵傷者不要放棄希望。(記者洪美秀攝)

2015/07/08 18:44

〔記者洪美秀/新竹報導〕200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埃里克·康奈爾(Eric Cornell)博士今天到清大演講,曾因細菌感染住進燒傷中心且被截手臂的他,得知台灣最近發生八仙塵爆事件,也以自身經歷鼓勵受傷的患者,也給傷者勇氣與力量,鼓勵每個患者都不要放棄希望,期許將正面能量帶給傷者。

今年53歲的康奈爾博士,以「在鹼金屬原子稀釋氣體中玻色-愛因斯坦凝聚(Bose-Einstein condensation)的成就,以及關於凝聚特性的早期基礎研究」,和沃爾夫岡·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和卡爾·威曼(Carl Edwin Wieman)共同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曾在台灣待過半年的康奈爾博士,開場就以流利中文說:「我很高興跟你們談話」,贏得台下如雷掌聲,現場也來了不少高中學生,藉此機會一睹諾貝爾大師風采。

清華物理系教授余怡德說,康奈爾是原子物理研究領域的大師,清大是國內原子物理研究的重鎮,因此邀請康奈爾訪台並進行學術交流,沒想到康奈爾曾來過台灣學中文,還曾在台灣教英文,這份緣份,讓他覺得驚奇。

康奈爾演講時說,他來過台灣,覺得這分緣份很難得,他也取了個中文名字叫「康愛理」,就是因愛物理。對於台灣最近發生塵爆事件,他對燒燙傷特別有感觸,因為他曾在11年前在燒燙傷加護病房住了6週。

當時他感染一種肉食性細菌,身體組織快速被吃掉,不得不將手臂截肢,留下類似燒燙傷患者的疤痕,但他努力復建,半年後投入工作,還能繼續打壘球,因此鼓勵傷者不要放棄任何希望,也為照顧傷者的醫護人員和家屬打氣。

康奈爾雖少了手臂,卻不減對物理的學習熱情,他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是愛因斯坦在70多年前所作的理論預測。他應用印度物理學家玻色對光子的統計理論,預測原子氣體在極低之溫度下將發生的凝聚現象。

他說,他研究原子群經由「玻色-愛因斯坦凝聚」而聚集於最低能量的狀態,稱作「玻色凝聚體」。玻色凝聚體能以簡化的理論來研究凝體的超導、超流、量子相變等現象,且玻色凝聚體具雷射般特質,與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相關,是廿一世紀物理領域的重要光環。

康奈爾跟在場4、500百名學生分享他在物理學上的成就,並提到他的研究重點會轉向挑戰尋找基本對稱破壞的起源,鼓勵所有學生來探索宇宙物質的起源之謎。

200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埃里克·康奈爾(Eric Cornell)博士到清大演講,曾因細菌感染截掉左手臂的他,也曾住進燒傷中心,對台灣塵爆傷者給予加油打氣,鼓勵傷者不要放棄希望。(記者洪美秀攝)

200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埃里克·康奈爾(Eric Cornell)博士到清大演講,曾因細菌感染截掉左手臂的他,也曾住進燒傷中心,對台灣塵爆傷者給予加油打氣,鼓勵傷者不要放棄希望。(記者洪美秀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社會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