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與中國交手 習慣事後硬拗
〔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在「馬習會」中公開只提「一中」,未講「各表」,引發各界質疑。馬前天接受電視專訪強調,他說的是,一九九二年海峽兩岸達成了「有關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不是「一個中國的共識!」馬解釋,那個「一個中國的原則」是議題,「不是前提,更不是結論,也不是定義!」
事實上,馬歷次與中國高層交手,每次都事後澄清、解釋、駁斥,還被批評對傳話的藍營大老「放冷箭」。
「馬習會」中,馬在開場時,講出「一個中國原則」,卻未講出「各表」,府方與相關學者事後不斷解釋說明,顯然面臨相當的壓力。
觀察馬與中國高層交手,事後出面否認、解釋與澄清的情節,已經不是第一次。
馬二○一二年連任後,指派榮譽主席吳伯雄赴北京,與當時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會面。吳拋出「一國兩區」,也首次講出「兩岸同屬一中」。
吳伯雄、連戰代傳話 都曾被放冷箭
當時中方大肆宣傳兩岸就「同屬一中」達成關鍵共識,強調「兩岸出現重要歷史轉折」。中國官媒更進一步宣傳,關鍵重點是雙方在「兩岸同屬一中」產生交集,成為兩岸最大公約數。
「一國兩區」引起軒然大波,馬總統「臉書」被大量質疑聲浪灌爆。馬面對壓力,打算與吳切割,放話稱是「吳的個人意見」。
知情人士就說,當時吳是照著事先確認過的文稿逐字唸的,怎麼可能是個人意見。吳事後也喊冤,「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二○一三年二月榮譽主席連戰赴北京會見習近平,也再度上演馬事後否認的情節。
當時連戰在「連習會」上,提出「一個中國」十六字原則,沒提到「各表」,輿論一片譁然。當時連也公開表示,「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未來無可避免的課題」,各界議論紛紛。
當時,府方公開出面澄清反駁,連行前「從未向馬總統提及」;結果府方與連戰陣營各說各話,爆發公開激烈言語衝突。連陣營人士曾抱怨,馬把別人對他的尊重都踩在腳底下!讓人想起吳伯雄下場,馬看過、紅筆畫過的稿,還是遭總統府「放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