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衛星電視換照 東森新聞S台 中箭落馬

2005/08/01 06:00

〔記者張釔泠╱台北報導〕衛星電視六年來首度換照,昨日衛星電視換照審議委員會進行決審,引起各大平面媒體、新聞台至現場苦守,晚間十一點結果出爐,共有七件申請案未能通過,其中,新聞台部分,東森S台未能通過,電影台則有龍祥電影台落榜,其它尚包括蓬萊仙山、彩虹、CASA、華爾街財經和歐棚等未獲執照,該七家頻道自後(三日)天零時起停止營運。

新聞局強調,未獲換照的頻道在八月三日起不得擅自對外播送節目或廣告,違者將處以三十萬以上、三百萬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

昨東森新聞S台換照未過關,廣電處處長吳水木解釋,東森S台頻道定位不清楚,非新聞性節目比例過高,模擬新聞造成社會怪現象、引發腳尾飯事件為原因之一。吳水木同時強調,新聞局尊重審議委員會「合議」做出的換照結果,一切依法行政,且衛星電視執照申請亦包含「退場機制」,若有業者不服,可以依法請求行政救濟及國家賠償。

對於東森S台未獲得執照,東森集團發言人陳正毅昨晚僅簡短表示,希望能就「事實面」瞭解後,再做回應。

昨天傍晚五點鐘,十三位審議委員與兩位官方代表魚貫進入新聞局,進行決審最後作業,會議一直進行到半夜,委員會終於公布名單,計有東森新聞S台等七家被判出局,但委員會表示,這些頻道未過關的理由需到今日才能詳細說明。但現場採訪記者尤其是東森集團的記者一直要求新聞局說明,廣電處處長吳水木乃說明決審過程,雖然,吳水木多次想結束記者會,但媒體不斷提問,一直拖到今天凌晨近一時才好不容易結束。

由於衛星電視換照審議並無「前例可循」,委員會採用的「表決方式」也成為關鍵,委員們的意見是否就可為最後定奪,還是新聞局握有換照最後底線,如同上回中廣被撤銷數位廣播執照,還有待觀察。

衛星電視換照審議委員名單中,包括著名學者管中祥、盧世祥、曾國峰等,官方代表為電信總局副局長吳嘉輝及廣電處副處長曾一泓。

新聞局自二○○○年首次開放衛星頻道申設,依法六年換照一次,審議項目包括財務、人員培訓、核處紀錄等,今年換照初審作業有六十九家衛星頻道送審,共有TVBS-N、三立、東森、東森S台、年代等二十一家的三十三個頻道未通過初審,其中十八家在二十四日接受審議委員面談,昨天完成決審。


官員︰新聞來源一樣 何必有兩台

〔記者張釔泠╱台北報導〕新聞局在今日凌晨一時半說明東森新聞S台不予換照原因,包括定位不明、新聞絕大比例來自東森新聞台、模擬新聞等原由,新聞局更表示,「如此何必有兩台」。

衛星電視換照結果出爐後,廣電處處長吳水木與兩位審議委員李崇僖、管中祥出面說明,但東森新聞記者李登文提問相當激烈,抨擊這次的衛星換照是「國際大笑話」與「黑箱作業」。

李登文要求吳水木解釋未過關理由,並質疑與富邦集團申設新聞台有關,對此吳水木相當不滿,指六年一度衛星換照本來就有「退場機制」,新聞局尊重委員會、並沒有所謂黑箱作業。

李登文會後又抗議新聞局罔顧員工權益,吳水木則表示,業者若不服換照結果,可依法請求行政救濟與國家賠償。

李登文也要求委員一併說明,對此,吳水木出面擋駕,他解釋,換照結果尊重委員「合議」意見,但委員並沒有備詢的義務,但他又說,委員會的意見僅供參考,最後結果經由新聞局長裁示,頻道業者的不滿會由廣電處概括承受。

現場亦有媒體提出,是否需公布委員會審議過程錄影帶,對此吳水木不置可否,最後表示新聞局今日將針對換照結果正式行文予各業者,業者不滿可依法提出上訴、尋求國家賠償。

新聞局隨後在今日凌晨一時半又說明東森新聞S台不予換照原因,指定位不明,新聞比例僅佔五十九點一%;東森新聞台為六年來違反相關法規核處紀錄最高者,計罰款達一千零十五萬五千元,東森S台罰款亦達七百五十五萬五千元,且S台亦是「政治人物」主持節目,從而引發「腳尾飯事件」之根源。

新聞局說,這兩者俱為連體嬰,委員合議顧及業者投資與發展,決議東森S台不予換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