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論引熱議 賴:開放社會討論

賴清德總統日前在國慶晚會提出「祖國論」引發國內外熱議,他昨在中常會重提「祖國論」背後脈絡,並請黨內不用特別下定論、開放社會討論。(資料照,取自總統府)
循著台灣前途決議文、四個堅持、四大支柱等脈絡
〔記者陳昀、陳政宇/台北報導〕賴清德總統五日在國慶晚會提出「祖國論」,清晰表達中華民國已一百一十三歲,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才七十五歲,「絕對不是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引發國內外熱議,中國國台辦則指控這是「新兩國論」。據了解,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賴清德昨在中常會重提「祖國論」背後脈絡,並請黨內不用特別下定論、開放社會討論。
賴請黨內不必特別解讀、定調
據悉,賴清德會中提及自己在國慶晚會的「祖國論」,其實是順著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前總統蔡英文的「四個堅持」,以及他選舉時提出的「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等脈絡,並沒有超越前述的邏輯,他請黨內不必特別解讀、定調。
今雙十演說 四大元素為主軸
外界關注賴清德今天在雙十國慶大會的談話,據透露,賴清德五二○總統就職演說等幾場重大演講及這次的國慶演說,都是以「穩健、自信、團結、負責任」四大元素為主軸,民主、和平、繁榮為骨幹,延續蔡英文執政基礎,揭示賴政府接棒後的擘劃,讓台灣在全球經濟站穩關鍵地位,並在地緣政治下負責任地維持台海和平現狀。
知情人士表示,台灣處境複雜,中國持續壓縮國際空間,透過灰色地帶騷擾、認知作戰、全軍戰略演習等手段發動侵擾;對內,國會朝野對立嚴重、總預算卡關等,賴清德將在國慶演說訴諸共同情感,闡述共同目標,強調對內團結、對外壯大國家,以此安定民心,同時注入台灣年輕世代的創新自信,描繪新世代不同領域傑出表現,打破歧視、展現多元,一如台灣力爭國際參與、不畏打壓的態度,強化台灣的精神與韌性。
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強調,賴清德把困難又複雜的兩岸關係,用言簡意賅、淺顯易懂方式,做出一番新的詮釋,受到民眾普遍肯定,立法院長韓國瑜也當場表達欣慰開心,印證這獲得不分藍綠多數民意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