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時多雲短暫雨

臺北市 10-13 ℃

外國人看二二八 悲憫福爾摩沙

2007/11/05 06:00

記者鄒景雯/特稿

隨著台灣民主化浪潮的快速席捲,二二八事件從原本禁忌中的禁忌,早已成為公開討論議題,現今國內相關解密檔案與後續研究的資料更如汗牛充棟,其中在原始的第一手史料中,由外國人所撰寫的二二八文獻,由於從不同的視角關懷台灣,內容的多元性格外珍貴,「被出賣的台灣」並不是孤例。

「被出賣的台灣」作者柯喬治,早年曾在台灣教書,二戰時期負責美國海軍佔領台灣訓練計畫的擬定,戰後則被派任美國駐台副領事,因此目睹也參與了這段悲慘歷史。

較為特別的是,二二八事件發生,陳儀為了向南京政府要求派兵鎮壓尋找理由,就誣指台灣人與美國人勾結,以「託管」之名意圖叛國,柯喬治因此成為陳儀眼中的「煽動者」,並在同年三月,被陳儀以「不受歡迎人物」驅逐出境返回美國,即因關聯性如此密切,「被出賣的台灣」一書極具參考價值,為每個研究二二八者所必讀。

在外籍人士的紀錄中,另一位紐西蘭籍工程師謝克頓Allen Shackleton所寫的「福爾摩沙的呼喚」(Formosa Calling),其實也非常經典。

當年,謝克頓服務於聯合國重建委員會,身歷其境台灣在國民黨政府與軍隊統治下的實況,因此一九四八年他返回故鄉後,便以英文打字寫下了八十頁的原稿,全篇以人道主義出發,是回憶錄,也是遊記,這本書直到一九九八年才出版,但書中最後做出「只有台灣和平,亞洲才能獲得和平」結論,在六十年後的今天依舊是字字珠璣。

此外,美國國務院業已解密的「二二八事件機密檔案」,透過當時往來於美國駐台領事館、駐南京大使館及美國國務院間的公文紀錄,也有十分豐富的材料,讓今人理解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究竟台灣人、國府與美國三方間各自的期待是什麼?

外國人看二二八,共同的交集都對國府提出不假辭色的批判,國民黨的繼任者看待這段歷史,應該站在何種角度思考自身的承擔與責任?是更為嚴肅的課題。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政治今日熱門

2025春節專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關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