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新市傳穗稻熱病 農民憂領不到保險

2024/05/10 05:30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水稻進入抽穗期,在新市區稻田傳出穗稻熱病災情,造成「空包彈」、稻穗乾枯,農民憂心未來稻穀收成銳減,農民說,水稻保險理賠的基準產量算法,與實際產量落差太大,理賠「看得到、吃不到」。

質疑基準產量算法 不符實際

新市潭頂、永就、港墘一帶約一百公頃稻田,上週在大雨過後陸續出現稻穗乾枯情形,災情有蔓延趨勢,有的稻田未來恐剩不到三分之一的收成。

立委陳亭妃昨天邀集農糧署南區分署、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等單位會勘,要求全面啟動水稻收入保險理賠相關作業。

農民表示,水稻保險基本型的保險理賠條件,為每公頃減產超過基準產量二成以上(各鄉鎮市區每公頃實際產量低於八成基準產量),但目前的基準產量只有實際產量的一半左右,差距太大,農民擔心根本領不到理賠。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羅正宗、嘉義分場分場長陳榮坤表示,穗稻熱病與氣候、田間管理等有關,應在抽穗前二、三天及齊穗後噴藥防治,曾發生稻熱病的稻田,未來也必須注意防治。

農糧署副分署長黃怡仁說,基準產量的乾濕穀折算率公式已使用十年,水稻保險還有加強型可選擇,保障較高,也可加入契作,提升種植水準。

立委要求重新檢討 保障農民權益

陳亭妃說,基準產量以近五年來平均產量為依據,如果遇到歉收,就會拉低平均數,對於農民申請保險理賠非常不利,要求重新檢討制度,以保障農民權益。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