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稱武漢肺炎 「易理解非歧視」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中國武漢肺炎正名為「COVID-19」,但我國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仍可簡稱為「武漢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主要基於民眾較容易理解,並非歧視中國。(記者羅沛德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中國武漢肺炎正名為「COVID-19」,但我國疫情指揮中心昨宣布仍可簡稱為「武漢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主要基於民眾較容易理解,並非歧視中國。
世衛正名為「COVID-19」
以避免污名化為由,世衛將武漢肺炎正名為「COVID-19」,CO代表冠狀(Corona),VI代表病毒(Virus),D代表疾病(Disease);但我國不甩世衛,基於讓民眾容易理解,指揮中心昨指出,雖然正式名稱是「COVID-19」,簡稱仍可為「武漢肺炎」。
過去疾病若以所在地命名,被連結的國家或許感覺遭到污名化,例如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德國麻疹、日本腦炎等,因此世衛一月公布此病毒名稱為2019-nCoV(2019新型冠狀病毒),最新再調整為COVID-19,均是避免民眾將中國武漢與肺炎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