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小一生陳情求助!監院糾正彰化縣府「違程序正義」廢潭墘國小

一名潭墘國小一年級的孩子親自寫下陳情信寄給監委葉大華,盼她能救救自己的國小。(葉大華提供)

一名潭墘國小一年級的孩子親自寫下陳情信寄給監委葉大華,盼她能救救自己的國小。(葉大華提供)

2024/05/22 19:27

〔記者林哲遠/台北報導〕彰化縣政府連續4年裁撤3所大城鄉國小,其中在去年停辦潭墘國小過程中,在專案評估會議時,未明確討論停辦事宜,就逕行公告舉行停辦公聽會,並在2週後決議停辦,引發當地居民、家長陳情抗議。監委葉大華、施錦芳今日召開記者會公布調查報告,彰化縣政府未踐行程序正義、善盡社會溝通,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16日通過糾正案。

葉大華、施錦芳調查指出,彰化縣政府以少子女化招生不足、節省公帑為由,陸續在民國109年、110年關閉該縣大城鄉永光國民小學與頂庄國民小學,又去年關閉潭墘國民小學,引發潭墘村民、學生及家長陳情抗議。

葉大華更透露,一名潭墘國小一年級的孩子親自寫下陳情信寄給她,信中寫下:「我有一個兒童願望,就是想請您救救潭墘村跟我的學校,如果廢校,就無法再使用新建好的圖書館以及上游泳課,也會讓阿公、阿嬤必須帶我去更遠的學校上課,路途遙遠、危險,希望潭墘國小不要被消失。」

葉大華指出,彰化縣政府雖稱已完成停辦「潭墘國小」的專案評估、公聽會等程序,但彰化縣府在111年12月9日辦理五校專案評估會議時,並未討論或決議潭墘國小停辦事宜,也未見討論潭墘國小未來可能發展方向的規劃,就在去年1月16日上簽辦理「潭墘國小停辦」公聽會簽呈,逕行決定在同年2月24日舉行停辦潭墘國小公聽會。

葉大華說,儘管在公聽會中與會人員多持反對意見,並提出改制分校的提議。彰化縣政府仍在去年3月13日召開教育審議委員會,決議通過潭墘國小自112學年度起停辦,併入大城國小。自公聽會舉辦到召開教育審議委員會決議停辦期間僅2週,時間過短導致在地民眾無法充分表達不同意見,當她在去年5月16日前往履勘時,仍可見學生、家長及社區人士持反對意見,村長及居民也正尋求司法救濟程序中。

葉大華表示,各縣市政府實質掌握學校合併或停辦的主導及決策權,現行所廢小校多為偏鄉農村,涉及地方城鄉均衡發展,究竟是要協助小校「永續發展」或是放任小校「安樂死」,仰賴各地方主管機關首長重視程度。

她進一步說明,像新北市、高雄市、新竹縣、宜蘭縣及台南市等地方政府先採行小校轉型發展計畫,並提供輔導訪視機制;嘉義縣、雲林縣、花蓮縣等地方政府則採行分校或分班方式漸進辦理;只有彰化縣、台中市及南投縣,僅依人數就送專案評估,未採取其他改制或輔導轉型手段。

葉大華表示,彰化縣政府只以學生人數為主要考量,自棄協助輔導偏鄉教育的責任,也剝奪小型學校多元發展機會。顯見彰化縣政府未依兒童權利公約中的兒童最佳利益原則,依法善盡社會溝通、踐行程序正義,導致當地居民及家長激烈抗議、紛爭不斷,核有怠失。

施錦芳補充,本次調查中他們訪視了全台各地校園,像澎湖、花蓮、台東這些比彰化還偏鄉的地方,除非學校內一個學生都沒有,才會廢校。學校不能單純以財政考量,來評估廢校的決定,這幾年有很多縣市是以分校、分班並透過漸進的方式,來降低關閉校園對地方上的衝擊。

施錦芳認為,學校是社區的心臟,每天學校內傳出的鐘聲,成為社區內每一位民眾的習慣與日常,當鐘聲消逝,社區民眾的心也會隨著消失。

針對是否能透過其他方式讓潭墘國小起死回生?葉大華則表示,居民正在走司法救濟程序中,目前一審敗訴,正在上訴中,若司法沒辦法救濟成功,最後只好走釋憲程序。她希望透過本次的調查報告提醒彰化縣政府,正視程序正義、社會溝通。

監委葉大華、施錦芳今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彰化縣政府辦理潭墘國小專案評估會議時,未明確討論停辦事宜,就逕行公告舉行停辦公聽會,並在2週後決議停辦,未踐行程序正義、善盡社會溝通,監院通過彰化縣政府糾正案。(記者叢昌瑾攝)

監委葉大華、施錦芳今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彰化縣政府辦理潭墘國小專案評估會議時,未明確討論停辦事宜,就逕行公告舉行停辦公聽會,並在2週後決議停辦,未踐行程序正義、善盡社會溝通,監院通過彰化縣政府糾正案。(記者叢昌瑾攝)

葉大華表示,彰化縣政府只以學生人數為主要考量,自棄協助輔導偏鄉教育的責任,也剝奪小型學校多元發展機會。(記者叢昌瑾攝)

葉大華表示,彰化縣政府只以學生人數為主要考量,自棄協助輔導偏鄉教育的責任,也剝奪小型學校多元發展機會。(記者叢昌瑾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