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媽媽立委母親節聊育兒經 蘇巧慧靠這「三寶」維持幸福家庭

蘇巧慧與陳培瑜一同創立「水獺有魚不孤單—巧慧培瑜的媽媽信箱」網路節目。(立法委員蘇巧慧辦公室提供)

蘇巧慧與陳培瑜一同創立「水獺有魚不孤單—巧慧培瑜的媽媽信箱」網路節目。(立法委員蘇巧慧辦公室提供)

2024/05/12 11:03

〔記者陳奕劭/新北報導〕立法委員蘇巧慧、陳培瑜一同創立「水獺有魚不孤單—巧慧培瑜的媽媽信箱」網路節目,今日(12日)母親節推出第一集,分享四位聽眾投稿,大聊家務分工、育兒經驗、家庭與工作平衡。蘇巧慧說,她與培瑜都是媽媽,和大家分享家庭大小事,也蒐集民眾投稿各種煩惱,雖然兩人不是育兒專家,但希望提供抒發平台,透過經驗交流,陪伴觀眾走過難關。

首集節目中,陳培瑜爆料先生做家事總是「未達標準」,這時她會提醒自己,「絕對不能自己來,做完還要鼓勵他」。蘇巧慧贊同,認為家人對家事標準總是不一致,可以嘗試「多溝通、放寬心」,並倚靠家事三寶「洗衣機、洗碗機、掃地機器人」減少摩擦。

兩人也回憶育兒經驗,陳培瑜說,過去從花蓮搬到台北,因為對教養環境不熟悉,曾感到十分徬徨,後來在網路找到「育兒團」,和家長們一同帶孩子到公園玩耍,找到社區的支持系統,有了育兒路上的好隊友。

蘇巧慧透露,她參考育兒資料,希望為孩子哺育母乳,卻讓自己身心俱疲,孩子也哭到半夜十二點,後來體悟到「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慢慢能找到與孩子的互動方式,參考他人意見反而無所適從。

節目最後,蘇巧慧說,如果大家找不到人傾訴,歡迎寫信投稿,希望成為育兒路的神隊友。陳培瑜也說,希望透過自己的故事,提供育兒路上迷惘的人一點安慰,幫助大家走過家庭生活的難關。

兩人在節目中分享媽媽來信,大聊自身的育兒經驗。(立法委員蘇巧慧辦公室提供)

兩人在節目中分享媽媽來信,大聊自身的育兒經驗。(立法委員蘇巧慧辦公室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