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教育倡議第4次高層對話 3080名美國學生來台研習華語創新高

台美教育倡議第4次高層對話,教育部政次劉孟奇率團赴華府與談。(教育部提供)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台美教育倡議第4次高層對話」在美國華府舉行,教育部政次劉孟奇率團赴華府參與,劉孟奇表示,今(113)年有3080名美國學生來台研習華語,人數創歷史新高,教育部另選送147名華語教師及教學助理赴美任教,補助20所我國大學與56所美國大學執行「優華語計畫」,以及設立4所台灣華語教學中心,持續鼓勵更多美國青年學子來台攻讀華語教學相關學位。
109年12月簽署「台美國際教育合作瞭解備忘錄」,啟動「台美教育倡議」後,已舉辦3次高層對話及13次工作小組會議,劉孟奇於111年6月及112年5月兩度率團赴華府訪問,會晤國務院、聯邦教育部及AIT華府總部等單位,雙方針對多項合作計畫進行意見交流,並同意在過去雙方語言教育交流的成功基礎上,加強結合相關政府資源及大學校院量能,擴大教育合作,尋求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我國由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駐美大使俞大㵢及教育部政次劉孟奇等人主談,美國則由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副助理國務卿道森(Camille Dawson)、教育文化局代理副助理國務卿Marrianne Craven、聯邦教育部幕僚長Lexi Barrett等代表主談,另由美國在台協會擔任主辦單位,除美國在台協會華盛頓總部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執行理事藍鶯(Ingrid Larson)與會外,在台灣的美國在台協會駐台副處長柯傑民(Jeremy Cornforth)亦線上與會。
雙方共同盤點在「台美教育倡議」架構下的政府間合作進程未來展望,教育部並報告在政府間互動、華語與雙語教育、中小學交流、大學國際學術聯盟及半導體人才培育等領域的合作成果,並就未來優先合作項目與美方進行充分討論。
劉孟奇也說明,由12所我國大學組成的台灣大學學術聯盟,已與美國3個大學系統簽署合作備忘錄,合作範圍涵蓋半導體、工程科學、華語文教育等領域,教育部每年將投入新台幣1億元作為種子基金,支持我國大學聯盟與美國大學系統推動合作,以促進人才培育及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