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立委、中常委接受經濟學人雜誌訪問 聚焦國防與科技安全
國民黨立委陳永康、葛如鈞、徐巧芯以及中常委劉大貝今日上午共同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訪問。(國民黨提供)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陳永康、葛如鈞、徐巧芯以及中常委劉大貝今日上午於立法院共同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訪問,議題聚焦國防、經濟安全並觸及科技發展,國民黨指出,該黨黨公職接連兩天接受英國權威報章訪問,充分讓國際社會理解主張、態度。
陳永康受訪中特別舉出2021年「經濟學人」稱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之一」,認為台灣必須思考如何在美中兩強夾縫中自處,更必須以「共同作戰圖像」(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 COP)的整合,以更大的維度思考台灣安全問題與區域安全的互動關係,才能精準判斷情勢,有效並及早準備。
陳永康指出,我國目前雖然有國家安全會議,可是長期以來缺乏國家戰略構想,以往國防整備上多侷限於軍武數量的討論,可是如何應對可能的封鎖(blockade)情境,並將錢花在刀口上,這是重中之重。
徐巧芯強調,國民黨立場當然支持國防支出,但她也提及兩項隱憂,分別是少子化問題造成兵源不足,以及軍人福利地位未獲得積極改善的情形下,國人從軍意願下降,她認為,未來在國防教育、福利、軍眷、退休安排等都應該一併討論,使軍人獲得應有保障。
葛如鈞則從科技角度切入,他表示,現代社會雖然大家都腳踩在土地上,可是大部分人手指、腦袋都在虛擬世界裡,未來可能也有網路的智慧戰爭與攻擊,對比美國、歐洲都已經有「AI基本法」,台灣仍舊落後,未來台灣應該重視「算力即戰力」的概念,積極發展自己的LLM(large language model),也不要忽視台灣得天獨厚的IC設計、精密工業技術能力。
最後,陳永康強調,未來國民黨將結合立法院黨團、中央黨部以及智庫,凝聚出對於國家戰略的整體構想,只要是為了國家前瞻著想,絕對歡迎各黨派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