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柬埔寨」調查出爐 監委給政院4大建議

監委葉大華(左)、紀惠容就調查「台版柬埔寨/青埔寨」案舉行記者會。(記者楊堯茹攝)
〔記者楊堯茹/台北報導〕「台版柬埔寨」詐團洗錢囚虐案去年驚爆台灣社會,監察院今提出調查報告,點出電商個資外洩嚴重、虛擬通貨成洗錢管道、通訊軟體成為犯罪工具等偵辦困境迄無有效改善對策,請行政院應督導所屬機關落實及研提有效防制方法。監委紀惠容強調,受害人多為青少年及社會弱勢,容易在網路封閉環境受騙,需要更積極的下架措施。
監委葉大華、紀惠容就調查「台版柬埔寨/青埔寨」案舉行記者會,肯定警方去年11月在新北市淡水、桃園市中壢破獲囚虐案,但經調查發現直至今年7月31日,類似案件也來到164件、救出497名被害人,且犯罪手法越趨殘暴。
葉大華指出,行政院雖成立「打詐國家隊」,但警方辦案仍有困境,包括詐欺犯罪集團及黑幫如涉私刑拘禁,應以「人口質押」重罪究辦,但經統計,在164案中僅有10案以「人口質押」移送;二、房東通報機制並無法律強制力,僅能責請警方柔性方式建立「友善通報網」;三、疑似詐騙廣告欠缺及時下架的法源依據。四、失蹤人口與異常金融服務有待建立勾稽平台。
紀惠容則表示,這類詐團手法兇殘,與「柬埔寨求職詐騙案」如出一徹,但497名受害者中,僅有75人被認定為囚虐被害人,更僅有17人受到犯保協會協助,她進一步表示,將服務範圍受限為「死亡」、「重傷」或「人手販運」顯有欠周,訪視後也發現,部分受害者深受創傷後症候群所苦但求助無門。
兩位監委紀惠容建議,《就業服務法》第5條與40條雖明訂雇主或私立就業服務機關與從業人員不得為不實之求職廣告或揭示,但約束範圍不包括網路平台業者,行政院及勞動部宜參考《投信投顧法》修法增訂投資廣告採實名制及下架機制的做法,加強內控,而非一味依賴通訊軟體業者自我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