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用筆名不代表躲鍵盤後!「翁達瑞」本尊現身法院:「我是根據事實來進行評論」

旅美教授「翁達瑞」陳時奮返台,首次到台北地院開庭。(記者張文川攝)

旅美教授「翁達瑞」陳時奮返台,首次到台北地院開庭。(記者張文川攝)

2023/08/29 21:29

首次上稿 19:45
更新時間 21:29(新增內容)

〔記者張文川/台北報導〕筆名「翁達瑞」的旅美教授陳時奮,因被時代力量前台市議員參選人劉仕傑(今年6月被爆在外交官工作期間涉性騷擾而退黨)自訴控告加重誹謗,今天到台北地院開庭,罕見公開露面,庭訊後陳時奮大方受訪稱,政壇、文壇很多人都用筆名,並非用筆名就是躲在鍵盤後面的網軍,他強調自己都是根據報導進行評論,「事實只有一個」,不能因立場不同而有不同的事實,當社會上連「事實」都有爭議時,這社會不會有是非與對錯。

陳時奮說,他在2013年開始以筆名翁達瑞向報社投稿,之後也以翁達瑞之名開設臉書帳號,很多人誣衊說他用假 名、匿名、不敢用真名、躲在鍵盤後面,事實上文壇使用筆名是慣例,知名評論家司馬文武、南方朔、作家瓊瑤、三毛、李昂全都是筆名,沒有人會去質疑他們不敢用真名,他以筆從事政治評論,和南方朔、司馬文武是一樣的。

陳時奮說,讀者要質疑他的,應該是他的陳述是不是事實、評論是否合乎邏輯,而不是人身攻擊甚或起底,很多人在起底他,他為人態度低調、不想出來招搖,他的職業的大學教授,發表政治評論則是他個人的觀點,所以他之前沒有否認、也沒承認翁達瑞就是陳時奮。

陳時奮表示,最後是因為他被告了,不得不現身,他的真實身分才曝露於眾,而劉仕傑對他提告,很重要的一個動機就是希望把他起底,劉提告也動作頻頻,連收到檢官的書函都要貼於臉書,就是為了證明翁達瑞就是陳時奮。

陳時奮指出,社會的公共評論有兩個地方要檢驗,一是言論本身是不是事實,二是言論是否有不同的解讀,在美國,言論會有各種不同的解讀,例如,經濟成長提高,是政府的功勞還是外在因素所致,意見和看法可以有討論的空間,但經濟成長率是3%還是5%,則是事實的陳述,沒有爭論空間。

至於他的言論所引起的爭議,陳時奮說,希望反對他的人能指出他的言論哪裡違反事實、錯誤、說謊或抹黑,但他們指不出來,因為「我是根據事實來進行評論」,若不同意他的意見和看法,他予以尊重,很多人無法反駁他的陳述哪裡不是事實、評論邏輯哪裡錯誤,最後就只能進行不實的人身攻擊,說他是網軍、側翼、1450,甚至說他不是教授、是美國的流浪教師,這對台灣的言論品質、民主政治沒有幫助。

陳時奮最後呼籲媒體「事實只有一個」,不同的媒體可以有不同的立場,但不能因立場而有不同的事實報導,當社會上連「事實」都有爭議時,這社會不會有是非與對錯。

陳時奮說,他發表過上千篇評論,都是引用事實發表評論,只有一篇事實引用錯誤,就是新竹棒球場風波,將美國職棒大聯盟4個傷兵名單,誤認為同場受傷4人。他發現錯誤後,也已立即澄清並道歉,為自己的言論負責。

至於個人生活,陳時奮說,他雖然已六十七歲,但還是有一點Muscle(肌肉)的人,習慣每天早起後跑步1200公尺,每週定期做重量訓練,且每週必定會斷食一天;暑假期間在北部某科大擔任客座教授,週末整天都在講課,這次開的課主要在練學生的基本功,教習論文寫作與研究方法,預計9月30日返回美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