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晴

臺北市 14-16 ℃

台灣充滿著「矛盾」 松田康博:執政者有務實沒理想 恐陷入虛無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今(29)日獲邀,以「探索巨人的足跡:李登輝總統與他的時代」為題進行專題演講。(記者王藝菘攝)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今(29)日獲邀,以「探索巨人的足跡:李登輝總統與他的時代」為題進行專題演講。(記者王藝菘攝)

2023/07/29 21:24

〔記者楊丞彧/台北報導〕今年適逢前總統李登輝百歲誕辰暨逝世三週年,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合作舉辦新書發表暨學術討論會,今(29)日邀請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發表專題演講。松田表示,李登輝思想特徵是強調實踐的「務實主義」,為理想主義、務實主義及平衡感的合體。松田分析,台灣因歷史上政權更迭不斷,充滿矛盾,執政時無可避免。若僅有理想主義而缺乏實踐,可能因嚴峻現實而受挫;反之,單有務實主義而缺乏理想,則可能會陷入虛無主義。

松田康博今日以「探索巨人的足跡:李登輝總統與他的時代」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松田提及,李登輝是1923年出生的「本島人」,19歲進入京都大學就讀,這樣的經歷可能讓他在22歲以前強烈意識到自己是「台灣的本島人」;1945年中華民國來台後,他才開始意識到自己原來是「日本人」,因為身分認同是透過與他者的接觸而形成的。若李早生10年,可能趕不上日式高等教育的普及;若李晚生10年,可能變成中華民國式高等教育。因此,李登輝代表著接受日本教育並完成人格塑造的人物,扮演推動台灣民主化的角色,這樣的歷史機緣也是不可能重現的奇蹟。

松田表示,引導李登輝進入政治圈的是王作榮,而李的政治導師則是蔣經國。正如某特務人員對李所言:「像你這種人,也只有蔣經國敢用你。」李登輝是蔣經國所發掘的人才,也可以說是蔣經國學校的畢業生。

松田指出,蔣經國於日記中未對李登輝作批判,反而給予高度評價。李本人也記載蔣經國對他的喜愛,這很可能是事實。對此,李登輝本人則推測,這是因為他受日本教育的影響。松田表示,從蔣經國日記可以看出,他具有潔癖,且有工作狂的性格,厭惡豪言壯與及浮華社交,喜好默默完成工作的人。以躬行實踐為準則的李登輝,顯然是蔣經國所好。

松田說,李登輝幕僚曾告訴他,在李擔任台北市長期間,蔣經國曾經持續好幾個月幾乎天天都會去李登輝家,與曾文惠夫人交談。換言之,當李登輝結束工作到家時,蔣經國就在他家喝茶,就算在現在也難以想像,但蔣經國是以這種徹底的方式來評估人才。

松田表示,李登輝與蔣經國共事將近16年,特別是近距離共事的6年期間,在蔣經國面前做了各種報告,提出自己的政策判斷,同時也當面學習蔣經國的政治判斷。即使是同樣的判斷素材,也有不同的判斷準則和結果。這種政治人才培養方式,只有在威權主義體制下才得以實現,民主化後變得困難。民主化以後,重要的不再是獲得獨裁者信任,而是透過勝選,才得以開啟通往權力的大門。

松田說,李登輝獲蔣經國栽培,代表著一位在威權主義體制中接受培訓的民主主義者,推動了台灣的民主,這對台灣而言是雙重的幸運。因為即使到美國或日本留學,許多華人菁英並未成為民主主義者。在中國或新加坡,認為「西方民主不適合華人社會」的更是多數。然而,李登輝認為,在台灣社會讓歐美式民主扎根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這就是他與李光耀最大的不同之處。可以說,在1988年至2000年這段對台灣至關重要的時期,因為有這樣的領導者,才讓台灣實現了民主化。

另松田也指出,李登輝1999年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說法,當時引起了中國強烈反對和美國強硬牽制。不過,在22年後,蔡英文總統發表了「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言論,只有中國表示憤怒,美國沒有提出異議。從這一點來看,當時李登輝的言論可能是出自於直覺,但可以確定的是「很有先見之明」。

不過松田也指出,從1996年民選總統後,李登輝政權的改革速度與質都下降。而更讓政治學者難以理解的是,李登輝在1997年就說「絕對不會參選2000年總統大選」。依照修憲規定,他是能參選的。然而,李登輝過早的退休宣言。導致國民黨接班人的競爭和分裂,以及民進黨政權太早登場的副作用。從權力運用的觀點來看,這個宣言是失敗的。1997年至2000年期間,李登輝的權力迅速削弱,讓許多改革議題停滯不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關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