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奇昌:九二共識很難再回去 兩岸應重建對話、累積善意

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強調,在現在這個情況下,九二共識是很難再回去的,台海和平穩定也是北京所期待的,在此目標下,兩岸應該可以在控管風險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找到可操作性的議題來重建對話、累積善意。(記者陳鈺馥攝)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國對台實彈軍演,造成兩岸關係陷入敵對緊張。政治大學國關中心今日舉行「九二共識30週年」座談會,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強調,在現在這個情況下,九二共識是很難再回去的,台海和平穩定也是北京所期待的,在此目標下,兩岸應該可以在控管風險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找到可操作性的議題來重建對話、累積善意。
洪奇昌指出,從務實及歷史角度來看,蔡英文總統2016年在就職演說已對九二共識做了清楚表述,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這是民進黨重返執政後所做的表述,也提及兩岸關係在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條例基礎進行,既有政治基礎是包括1992年之後,20多年來雙方協商所形成的現況及成果。
洪奇昌提及,今年7月26日,中國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九二共識30週年座談會,有說了一句「30年前兩岸人民選擇以對話代替對抗,以溝通化解分歧,以協商促進合作」。這樣一個談話,他自己特別珍惜,期待兩岸領導人在這關鍵危險時刻,兩岸能以對話代替對抗,回到相互諒解、求同存異。
洪奇昌認為,九二共識是在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也是一個特定時期的諒解及妥協,九二共識是在互信之上的諒解與妥協,同時也是順應時事,符合當時兩岸時空的需要。
洪奇昌強調,中國官方現在基於民族自信或既有政治立場,就是一個中國、一國兩制的既有政治立場,北京對兩岸交流的政治前提「越來越硬」,理解和諒解空間越來越少,這是我方必須面對的。
他指出,今年7月7日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提到「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這部分須審慎看待的,中共「二十大」即將到來,北京當局對台的總體目標非常清楚,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把「祖國統一」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
據分析,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跟中國發展進步基礎兩個前提之下,現階段中國仍以大國發展,國際強權的軍事、政治、經濟及地緣戰略作為它的前提。而台灣問題是它神聖不可放棄的,但不是現階段馬上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中國沒有持續進步跟發展,解決台灣問題只不過是它的戰略思想。
洪奇昌強調,中國共產黨是相對務實理性的,在現在這個情況下,九二共識是很難再回去,台海和平穩定也是北京所期待的,在此目標之下,兩岸應該可在控管風險的共同利益之基礎上,找到可操作性的議題來重建對話、累積善意。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個太過樂觀了,但是面對這樣一個戰略危機,「我們沒有悲觀權利」。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今日舉行「九二共識30週年」座談會,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左二)、前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左三)等出席與會。(記者陳鈺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