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船擴大偵蒐 國防院學者:中國透過軍民結合建立「情監偵」量能
中國情報船近年加大活動範圍,圖為7月出沒在日本周邊海域的中國東調級情報收集艦。(圖擷取自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
〔記者吳書緯/台北報導〕中國情報船近年出沒於印太地區海域,5月時更接近澳洲沿岸情蒐。國防院學者翟文中指出,中國情報船的活動範圍不斷向外延伸,目的絕非展示「中國海軍存在」,而是進行海上情蒐、進行戰場經營,未來現身於美國所主導的聯合軍演將成為常態,且中國將透過軍民結合方式建立完整的海上「情監偵」量能。
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翟文中近期以「對中國情報艦擴大情蒐活動之觀察」為題,刊登在國防安全雙週報。翟文中表示,中國情報船過去的主要活動水域皆在「第一島鏈」內,主要集中於台海周邊水域,例如中科院在九鵬基地試射飛彈時,可發現中國情報船在周邊水域進行活動。
翟文中表示,中國情報船近年的活動範圍不斷擴大,擴及日本與澳洲鄰接水域,最遠處甚至達美國阿拉斯加,而中國情報船擴大活動範圍與其海軍戰略內涵的轉變密切相關,中國海軍由「近海防禦」向「近海防禦、遠海防衛」戰略過渡,而當中國的國家利益延伸,與解放軍活動範圍增加,中國擴大情報船的活動範圍極其自然。
翟文中指出,中國情報船的活動絕非提醒他方「中國海軍存在」的單純性「海軍展示」(naval presence),其活動均與特定目的或他方活動相關,而情報船的主要工作是在蒐集水文資料,強化己方的海洋戰場經營,戰時則可獲得優於對手的海洋環境覺知,藉此可取得對戰鬥空間掌控的不對稱優勢,而中國情報船近期多次出現在美國所主導的多國演習進行活動,未來將成為常態。
但是,翟文中示警,情報船常於武器試射與軍事演習區域活動,他方的意外射擊或是刻意違反國際法,均可能使情報艦的情蒐活動暴露於高度風險中,1967年以阿戰爭時,美國自由號情報船在公海被以色列誤擊導致傷亡,而1968年美國布魯勃號情報船在北韓外海被北韓扣押,就是顯著的例子,即便情報船在公海水域作業且未違反國際法,能有可能引發意外造成雙邊緊張。
針對未來趨勢,翟文中分析,中國海軍基於「戰場情報備便」與「蒐集敵方參數」的雙重考量,未來會派遣更多情報船到印太水域作業,情蒐內容也將從水文資料擴及敵方武器參數的蒐集,而中國海警、海上民兵、國家海洋局等非軍事組織,亦擁有相當能量「情監偵」能力,可協助解放軍海軍對他國機艦活動進行監控,透過軍民結合,建立起一個完整而嚴密的海上「情監偵」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