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7年逾100億元 打造台灣成為全球高科技研發中心

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政府7年投入逾百億,打造台灣為全球高科技研發中心。(資料照)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主持院會,拍板經濟部提報「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吸引新興半導體、5G與AI三大產業的國際大廠來台,規劃7年補助逾100億元,帶動高科技廠每年投入400億元研發經費,盼打造台灣成為全球高科技研發中心,使台灣由代工製造強國轉型為創新研發強國。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目前Google與亞馬遜等國際大廠為深耕計畫候選廠商,都在積極爭取當中,若有具體進展會對外說明,尚未定案之前不宜對外宣布,要尊重對方。
經濟部報告指出,「領航企業研發深耕計畫」優先推動三大核心科技「新興半導體」、「新世代通訊」、「人工智慧」,吸引國際大廠結合國內產業鏈,加速布局台灣研發體系。
林全能表示,未來7年將編列超過100億元預算,補助來台國際大廠研發經費,但不是只有政府出錢,希望廠商本身也積極投入,因此廠商投入超過5成自籌款,政府則是最高補助5成,補助成數則視廠商的技術層次、帶給台灣價值創造,以及未來在世界的領導地位等條件來決定。
林全能說,估計此計畫可帶動廠商每年投入至少400億元研發經費、6350位研發與營運人才參與其中。
經濟部評估,新興半導體將帶動2025年產值468億元、衍生應用4000億元;新世代通訊產業涵蓋開放式5G網路新架構、電信級網通產品等,估計相關產值在2025年達到5700億元;帶動台灣人工智慧產業解決方案在2025年產值達3600億元,打造產業AI化附加價值到2025年累積達7500億元。
主持院會的蘇貞昌表示,受疫情衝擊,全球經濟秩序與產業供應鏈,都將面臨重整,加上近期香港情勢的惡化,對亞太與全球地緣政治,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
蘇貞昌指出,中國原本是世界工廠,但從這次疫情的變化造成企業營運風險提高,因此包括美、日等國,都已開始透過具體政策,讓他們的企業重新調整布局,或加速撤出中國,這已是不可逆的發展趨勢,而這也正是台灣強化產業體質的大好機會。
不過,蘇揆也說,對於過去國際大廠來台投資偏向於設在北部,未來希望能有更多的產業園區、研發中心,可以坐落在中南部,就像Google在台南科技工業區投資第二座資料中心,即將進入動工的階段,都是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