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是否要設「毒品法庭」 司改委員意見大不同

    司改委員王以凡(右)認為不須設置毒品法庭。(記者黃欣柏攝)

    司改委員王以凡(右)認為不須設置毒品法庭。(記者黃欣柏攝)

    2017/05/25 11:00

    [記者黃欣柏/台北報導]司改國是會議第五分組今召開第3次增開會議,因日前分組委員、檢察官林達曾投書建議設置「毒品法庭」,司法院今提報告指出,我國檢察官與英美法系國家檢察官在職權上具有差異性,且檢察官比法官更具備連結行政資源的優勢,因此目前應無引進毒品法庭制度的必要。

    林達認為,我國需要全新多元的保安處分機制,例如自費門診、住院到監護治療,也可能改用觀護追蹤、諮商或就業輔導等方式,甚至也可能是罰款、社會勞動或短期監禁,這些社福工具本來就存在,只是分散在不同機關,想動用都必須經過層層的轉介。

    林達指出,毒品法庭就像是企業內的專案會議,檢察官先篩選個案,給予緩起訴戒癮治療,或者向毒品法庭聲請保安處分(或起訴),法官則可邀請觀護人、醫生、諮商師、社工師及檢察官一起研商,最後作出最適合的處分或判決,再交由觀護人執行並定期陳報法院,以便法官隨時加重或減免,將會是更有彈性與效率的機制。

    但司法院指出,毒品法庭是「司法監控」下的多面向處遇手段,目的是協助毒癮者擺脫一再吸毒入監的「旋轉門」現象,但目前台灣已設有相關機制,即使仍有不足之處,也可以透過修法方式解決。

    同組委員王以凡認為,司改委員投書倡議成立毒品法庭,似乎是認為只要引進該制度,就可以克服毒品防制與執行困境,但該文明顯忽略了體制、法規及社區處遇資源不足等問題。她建議,如能透過修法調整《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增加其保安處分手段,就可以由觀護人在現行法務體制內運作。

    ☆少一份毒品就多一份健康,自由時報提醒您遠離毒品☆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政治今日熱門

    2025春節專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關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