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廠污染處理 中油最新報告作法跟之前不一樣
中油高雄廠已在去年年底關閉,對於廠區土地遭到污染的處理方式,中油與高市府日前均表示,要以「分期、分區、模組化」方式處理。(資料照,記者葛祐豪攝)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中油高雄廠已在去年年底關閉,對於廠區土地遭到污染的處理方式,中油與高市府日前均表示,要以「分期、分區、模組化」方式處理,地方民意則希望將未污染或是已完成處理的低污染區儘速釋出,以利地方整體運用。
但根據經濟部在向立法院送交的最新報告中指出,希望高雄市政府能夠同意將高雄廠廠區(以圍牆為界)視為同一污染整治作業區塊,以利整治工作的推展。
中油高雄廠建廠迄今約70年,經濟部指出,早期因環保法規較為寬鬆,中油公司也未裝設地下水監測井,因此管線、油槽如有破漏,無法及時發現處理,因而污染地下水與土壤。廠區自94年起,陸續被高雄市政府環保局公告受到污染,目前污染場址共計158 筆地號土壤及147 筆地號地下水污染場址,統計被公告為地下水控制場址者計有176.75公頃、土壤控制場址有141.77公頃、土壤整治場址有11.71公頃。主要的污染物質為苯、石油碳氫化合物等,
經濟部在報告中表示,土壤及地下水整治法的標準相當嚴苛,又由於土壤的不均質性,要做到解除列管難度相當高。若以現地整治工法,不確定性高,但可降低污染濃度;若改以離地整治工法,則開挖土方量相當龐大,須有相當大的污土處理設施如低溫熱脫附設備、土壤清洗設備、土壤生物復育場等,前述設施之設置、運轉操作證照需主管機關核可。
報告認為,此事亟需環保署的輔導,並協助中油公司儘速取得土壤離場處理中心再利用機構證照的核可,以利高廠整體地下污染整治工作的推展。
經濟部還表示,為兼顧實務與可行性,期盼高雄市政府審查高廠汙染改善計畫時,能同意中油公司配合工廠實際拆遷計畫研提合理的調查及整治期程,並在整治工法選定與操作模式上,得依技術類別給予合理的彈性及空間,同意將高廠廠區(以圍牆為界)視為同一污染整治作業區塊,以利整治工作之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