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回顧系列》五輕吹熄燈號 關廠不關槽留爭議
中油高雄煉油廠走入歷史,但關廠不關槽,恐引發未來的衝突。(記者葛祐豪攝)
前言:「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歲末,最是蒼茫心境,點點滴滴在回望中流逝,過去的縱然可追,還是從此不復返,可待成追憶。
可追憶的將成為未來的借鏡,古人說殷鑑不遠與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就是這樣的提醒,讓社會、政府、個人的運行步步為營。
這一年的幕落前夕,本報推出回顧與展望系列。
記者葛祐豪/專題報導
後勁居民盼了二十五年,中油高雄煉油廠終於在今年底吹熄燈號,但中油關廠不關槽,經濟部若未儘速處理,恐留下未來抗爭的引信!
民國七十六年,中油與中央政府決定在高雄煉油廠增設第五輕油裂解廠(簡稱五輕)後,一牆之隔的後勁居民群情激憤,掀起兩年多的圍廠抗爭行動;七十九年九月,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在後勁夜宿,提出二十五年三階段遷廠的承諾,並撥出十五億元回饋金給後勁,五輕才正式動工。
二十五年大限於今年底到期,今年十一月起,中油高雄廠四十六座工場,僅剩的最後六座煉油工場也陸續停工;原有的九百多名員工,將留下約兩百人負責看管設備。
中油高雄廠畫下休止符,代表台灣石化業發展已走到十字路口,對後勁居民來說,這是一個新希望的開始,但對老一輩中油員工來說,卻有萬分不捨。
不過,中油高雄廠關廠後,仍將保留半屏山輸油站的四十二座油槽,日後繼續運作,中油強調,這些油槽是供應台中以南的民生用油,還包括嘉義、台南機場等軍事設施的戰備用油。
環團促一併拆除
後勁多個反五輕團體認為,「油槽和管線是工場附屬設備,應一併拆除」,否則一定發動抗爭。
市府表示,針對油槽續留的必要性、續留規模及遷移時程,經濟部及國防部須出面與後勁居民溝通;經濟部與中油則回應說,會儘速提出評估,並與市府共同辦理地方說明會。
關廠後,中油高雄廠五十五公頃無汙染的行政區土地,將調整為特定產業專用區,轉型高值化低汙染產業;一七一公頃的汙染土地,民間團體呼籲整治後,能闢建生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