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關閉此視窗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高雄煉油廠 洪致文:找得到戰前遺跡

    高雄煉油廠內的六燃時期鐵道遺跡。(翻攝自洪致文部落格)

    高雄煉油廠內的六燃時期鐵道遺跡。(翻攝自洪致文部落格)

    2015/11/02 11:07

    〔記者曾韋禎/台北報導〕中油高雄煉油廠已於昨日熄燈。師大地理系教授洪致文指出,這裡的前身是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精製部」,雖目前的廠區設備,多為戰後重建,但不管是選址的歷史源由,甚至一些中油宿舍與辦公廳舍,都仍可回溯至六燃時代。

    洪致文昨發文細說高雄煉油廠的前世今生。他指出,高雄煉油廠的前生是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第六是接續位於平壤的第五海軍燃料廠。開始構想的時間,已是日本統治末期的昭和16年(1941年),並依不同的製程與原料取得,分為高雄、新竹與新高;高雄挾良港之便,可在卸載南洋運來的原油後 處理成艦艇用重油、航空汽油,再轉運回日本或其他領地。

    他表示,位於高雄的「精製部」,是參考日本四日市的第二海軍燃料廠,於1942年開始擬定基本計劃,在1943年7月完成;當時為了運輸興建資材,完成了從舊城(今左營站)北方分歧出至廠區的4.8公里鐵路,目前還在廠內留有遺跡。據當時記錄,在1944年時,每日約有40到60輛車駛入,載運大型、笨重的機械與資材,。

    而廠區內重要的辦公廳舍,是棟拱圓外形地的二層樓建物,落成於1943年11月3日;右側一樓為總務部、左側一樓為會計部,二樓右側為廠長室、會議室,二樓左側為第一企劃科,後面另有一棟為員工餐廳。前棟的主要建物仍留存至今,是六燃精製部的重要遺跡。

    洪致文指出,廠區的部分,第一期工程包含第一原油蒸餾裝置(620-1)、裝卸設備及重質油槽、53加侖桶之製造修理與裝卸設備,以及鍋爐等;在1944年5月5日試車後進入正常操作生產,但在1944年10月台灣沖航空戰時遭受空襲而停止操作。

    至於第二期工程,則因海上資材運輸隨著戰局而愈來愈困難,改以台灣島內提供,包含了第二原油蒸餾裝置(620-2)、潤滑油製造裝置(625)等,隨已在1944年9月試車後即進入正常操作生產,隨因南洋運來的原油不足而停止操作。

    洪致文指出,隨著美軍的猛烈轟炸,而在半屏山東南側山麓興建較小型的第三原油蒸餾裝置(620-4),已於1945年3月大致完工,但因試車時發生漏油意外,後又因遭轟炸而停止運作。

    原本在高雄的「精製部」是六燃本部,但隨著高雄警備府在1945年2月移往台北,六燃本部也遷往新竹。

    經濟部在戰後接收了六燃高雄部分精製部設施,後由中油接手經營,成為今天的高雄煉油廠。

    高雄煉油廠內的六燃時期的辦公廳舍,仍存留至今。(翻攝自洪致文部落格)

    高雄煉油廠內的六燃時期的辦公廳舍,仍存留至今。(翻攝自洪致文部落格)

    高雄煉油廠前身是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精製部」,雖目前的廠區設備,多為戰後重建,但不管是選址的歷史源由,甚至一些中油宿舍與辦公廳舍,都仍可回溯至六燃時代。(翻攝自洪致文部落格)

    高雄煉油廠前身是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精製部」,雖目前的廠區設備,多為戰後重建,但不管是選址的歷史源由,甚至一些中油宿舍與辦公廳舍,都仍可回溯至六燃時代。(翻攝自洪致文部落格)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關閉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