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百年山徑 淡蘭古道將復舊
淡蘭古道系統的料角坑保甲路。(千里步道協會提供)
分階段整修 預計108年完工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橫跨新北市、基隆市、台北市及宜蘭縣的淡蘭古道,距今約兩百年,是早期先民遷徙、產業拓墾和聚落發展重要路徑。新北市政府與千里步道協會合作,將分期分階段整修步道,預計明年完成系統定線,一○八年底完工,尋訪消逝的歷史脈絡,串聯聚落與觀光節點。
觀光旅遊局企劃科長陳靜芳指出,淡蘭古道由多條山徑串聯,是清朝時期北部淡水廳到東部噶瑪蘭廳的舊系統,去年起展開史料蒐集、地方訪談及步道勘查,並透過跨縣市資源整合,促進區域合作。
淡蘭古道可歸納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南路(商道)三條主要路徑,其中北路由萬華、松山、南港經瑞芳、猴硐、雙溪、貢寮到宜蘭大里,發展最早,馬偕博士曾經到此傳教行醫;中路經平溪或坪林、雙溪到宜蘭外澳,是民間拓墾路線,沿途可見石砌土地公廟;南路由深坑、石碇經坪林到宜蘭頭城、礁溪,為商旅往來途徑,目前探勘長度約兩百三十公里。
三條路徑 串聯聚落、節點
陳靜芳談到,雙溪為昔日往返淡蘭古道的中繼站,繁盛一時,將針對渡船口、戲院、老街進行空間復舊,增設指標與導覽解說,重現歷史場景;透過古道串聯瑞芳、雙溪、平溪、石碇等地,沿途經水梯田、土地公廟、砌石橋及農家,發展深度小旅行,並結合在地能量,打造旅遊服務據點,帶動聚落經濟發展與觀光效益。
就地取材以自然工法施作
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指出,淡蘭古道復舊是對現今步道過度工程化的反思,先民打薄石頭、堆砌石橋的技術,至今仍是難解謎題,探訪其中可挖掘不為人知的歷史,了解先人智慧,步道修整將就地取材,以低度擾動環境的自然工法施作,保留原貌。
徐銘謙建議,步道完工後可分級管理,例如分成普通級、探險級、原野級或挑戰級,適度限制遊客人數,並提供基本登山技能指導,鼓勵民眾體驗深度文化旅遊。
淡蘭古道系統的金字碑古道。 (千里步道協會提供)
淡蘭古道沿途的嶺頭福德宮。 (記者盧賢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