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焦點評論》官民協力

2015/12/11 08:00

北門新厝仔聚落最近出現一個紀念素人畫家洪通的文物館,不論是展出內容或是具有可升降的帆船造型,又或是「屋中厝」的設計,在在看見民間自發的力量,也是文學藝術傳承的所在。

相較於此,即將試營運的藍晒圖文創園區,一開始的藍晒圖也是民間自行在海安路繪製發展,形成話題也造成轟動,市府複製到現址並希望再發揚光大,能否因為公部門的注意及介入而發揮加乘的功效?也很值得注意。

素人畫家洪通有「東方畢卡索」的稱譽,畫風抽象靈異,故居在台南北門,最近熱心人士捐出一千多萬元興建鯤江漁村文物館,捐獻給新安宮,希望藉由展出洪通相關作品及地方文物,一來喚起大家對於這位素人畫家的記憶,再來也能營造新的觀光價值。

民間的熱心及用心值得肯定並大力鼓掌,但另一方面值得深思的是,據地方人士反映,過去曾經做過不少努力,但可惜都後繼無力,但洪通在台灣的藝術及歷史地位並不差,如果地方過去長期努力都未見效,未何卻未看見官方的力量提供協助呢?

地方人士多次努力都未見效,如今砸錢再次出擊,看來噱頭不小,但如何提供更多的力量協助宣傳及讓這個地方被更多人所看見?政府單位恐怕也應主動關心,並思考協助了。(記者唐在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