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防非典型孳生 學者籲在地研究

2015/09/21 08:00

〔記者吳俊鋒/歸仁報導〕台南市登革熱疫情持續延燒,病媒蚊是否有了抗藥性,引發議論。長榮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陳錦生願意協助實驗,他也建議市府未來能成立專責的防治中心,進行在地疫情的研究;尤其面對非典型孳生源的快速變化,才能即時因應,並提出最適切的對策,以達事半功倍之效。

曾任長榮大學校長的陳錦生,畢業於昆蟲系,民國六十三年就開始從事防蚊研究,相關經歷豐富。他強調,既然登革熱每到夏季都會發生,台南又是直轄市,應有自己的專責單位,統合密度調查、藥效實驗與衛教宣導等工作,抗疫可以最周全、到位。

陳錦生認為,過去瘧疾與之前的紅火蟻,都有相關的研究所或防治中心;登革熱是重要的傳染疾病,成立專責機構不為過,且預算花費少,平時多預防,就能有效控制疫情,投資報酬率很高。

陳錦生也建議市府相關單位設置誘卵器,他願意協助後續的抗藥性實驗,釐清目前的化學防治是否有效。

陳錦生說,設置誘卵器有雙重意義,除了孵化後進行抗藥性實驗之外,若真能活捉病媒蚊幼蟲,代表還有孳生源未被發現、清除,可做為調整防疫策略的參考。

陳錦生指出,如果一切都依照疾病管制署的SOP,疫情還是持續延燒,除非調查資料有誤,否則或許意味著病媒蚊已轉變為非典型的孳生型態,需要透過在地性的研究,才能確切掌握、對症下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