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最後一炭窯熄火 走入歷史
最後一次燒製出來的造形木炭,被搶購一空。(記者余雪蘭攝)
〔記者余雪蘭/竹崎報導〕嘉義縣竹崎鄉緞繻村早年是重要的木炭產地,最盛時期多達六場炭窯,但木炭產業萎縮後,炭窯陸續關閉,傳接三代的李坤福所經營的窯場是嘉義地區最後一場,但也在日前燒製最後一批木炭後,熄火走入歷史,最後的產品成為搶手貨,被訂購一空。
炭窯傳承三代 將保留紀念
現年六十六歲的李坤福表示,燒製木炭從砍樹、鋸木到燒煉,全部一手包辦,需要很大的體力,而且危險,下一代無人傳接,他年紀已大,腰椎因長期搬運木材而損傷,去年手術後難以再負荷重勞力的工作,只得關閉;至於木炭窯,家族相傳三代,將保留紀念,不會拆除。
李坤福家族由其祖父開始生產木炭,迄今超過半世紀,由於他與妻子馮彩霞養育五名子女,食指浩繁,木炭利潤微薄,夫妻倆胼手胝足,除生產木炭,還兼做其他農工,才足夠養家活口。
木炭用途改變 造型炭搶手
李坤福說,竹崎山區早年生產很多龍眼,因此當地生產的木炭都採用龍眼樹的木材,他的炭窯燒製一次約用二萬公斤的龍眼木,每批窯燒約需二十天日夜不停的投柴燒煉,火熄後再放置近一個月冷卻才開窯,單次製程耗時約二個月,二萬公斤的木材只能燒出二千多公斤的木炭,早年興盛時期,一年燒製五次,但年紀大後,燒製頻率減少,近年來一年約二次。
李坤福表示,木炭用途隨著時代改變,早年都是燒飯煮菜、烤肉,價格便宜,約十年前變成除濕、除臭用品,有造型的木炭都做為擺飾藝品,價值提升,他生產的木炭除餐廳業者與民眾訂購用來烤肉、燉藥、燒菜,另有造型的大塊木炭很搶手,通常在燒製前就被預訂。
李坤福的炭窯熄火前,台灣鄉土文史記錄工作者黃金財趕忙搶拍,把他最後一次開窯的珍貴畫面永遠留下來。
李坤福的炭窯熄火走入歷史,他說,炭窯為三代家傳,將保留紀念,不會拆除。(記者余雪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