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長談新政.系列報導1》準文化局長倪重華 要市民有感體驗
準台北市文化局長倪重華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暢談未來政策方向與施政作為。(記者王敏為攝)
前言:
準市長柯文哲將於二十五日上任,小內閣大致底定,但新首長遴選過程風波不斷,各界對部分人選多所批評,然而首長適任與否,絕非憑藉「專家們」的認知即可斷定,本系列將專訪新首長未來的政策方向與施政作為,供市民評斷。
記者陳曉宜、游蓓茹/專訪
資深音樂人倪重華即將出任北市文化局長,他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表示,將來文化局將擔負起培育「文化專業人才」與「市民文化教育」角色,透過跨局處協調,舉辦各種專業「工作坊」,提升專業能力,打造「跨領域平台」,讓文化界各領域人才相互交流,進而激發創意、帶動產業,逐漸與國際接軌;並以「市民參與式」的藝文社團營造,讓社區居民參與體驗,從小學開始,挪出更多時間學習文化、體育等傳統課業之外的活動,最終讓市民願意走入場館參與活動、觀賞表演。
從創作源頭協助接軌國際
倪重華認為,文化產業要發展,不在於單純補助活動而已,而是要從創作源頭去協助。具體來說,倪過去投身音樂產業超過卅年,他看到台灣在音樂產業專業度提升的速度不夠快,使得不少音樂人「很悶」,為了將台灣音樂專業與全世界接軌,將透過更進階的工作坊,計劃邀來國際專業人才與本土音樂人才交流刺激,打開更多創作來源。
另外透過政府資源,成立「跨領域平台」,讓文化界各領域人才相互交流,定期舉辦各式交流活動,整合資源、激發創意,台灣的文創產業才會更有發展。他說,文化局底下有許多場館,每週可舉辦不同主題工作坊,讓文化人帶著創作前來互相交流,激起新火花,因為「所有創作的源頭是人,台灣軟實力也是人,文化就是人」。
以交朋友方式撞擊新可能
倪重華說,會有這個想法,是因過去在業界,各方人才都在他家裡聚會、交流,進而產生合作,他也不諱言,從前的目的是為了商業,如今則是為了台灣的文化發展,將打破僵化形式,不流於專家們並肩排排坐、制式的開會諮詢,而以各種「交朋友」的方式,多重撞擊、摩擦出更多新可能。
讓孩子是觀眾也是表演者
此外,倪重華也強調,文化必須向下扎根,必須走入生活,未來將以參與式的社區藝文社團,讓孩子同時是觀眾也是表演者,長期實際的親身體驗、參與其中,激起孩子對音樂、舞蹈、戲劇等各種文藝活動的熱情與品味。他說,這須有跨局處協調能力才能做到,他更強調,從小學開始,應有更多時間讓孩子參與音樂、舞蹈、體育等各式活動,才能激發孩子更多的想像與夢想。
藉認識專業導引有感參與
倪重華強調的是,對專業的認識與實際的參與,所以他舉二○一七世大運為例,北市很多場館設施、硬體都已到位,現在卻落入休閒運動的迷思,他認為,應藉世大運,由首長帶領,將運動導向專業化,市民才能理解每項賽事名次中,每半秒差距,是多麼得來不易,民眾對專業有認識、有感受後,才會願意主動參與盛事,這就是他強調的「有感參與」。
倪重華說,文化局會繼續做既有業務,強調自己不是要來翻攪文化局,也不會硬把搖滾樂、流行音樂塞進去。
以文化教育培養文化品味
他也說,將來文化局的各項大型場館,包括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台北藝術中心, 蓋完後要有「文化專業人才」去經營,有能量的人一起碰撞,以豐富的內容來吸引市民進到場館,但前提是希望市民已透過「文化教育」培養出文化品味,先看懂文化,才會真正願意接觸,兩者就能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