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地活化 通霄示範種高粱

推稻田休耕轉作,通霄農會示範種高粱、黑糯玉米。(記者蔡政珉攝)
〔記者蔡政珉/苗栗報導〕政府今年起公糧收購停收再生稻,加上繼續推動「休耕地活化」政策。農委會農糧署、苗栗區農改場與通霄農會昨天在通霄鎮五北里舉行高粱示範田區 ,希望吸引稻農在休耕期改種高粱等高經濟價值雜糧作物。
農糧署北區分署長蔡麗琴表示,因政府公糧收購已不將再生稻列入,若農民能在休耕期轉作其他具經濟效益的雜糧作物,除可取代部分進口作物,也能使耕地活化;此外,旱作雜糧與水稻輪作,可有效防治病蟲害與強化土地肥力,一舉數得。
依苗栗區農改場統計,海線苑裡、通霄、後龍三鄉鎮的再生稻耕作面積最大,共計近一千公頃。且三鄉鎮的稻田休耕面積都佔了超過全縣比例一半,所以陸續在沿海三鄉鎮推動轉作示範。
目前通霄推動轉作雜糧除已闖出名號的黑糯玉米外,農糧署與苗栗區農改場也引入釀造金門高粱酒的兩糯一號釀酒高粱,未來持續推廣後可望與金門酒廠合作,增加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