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諸羅紀》走進基層

2011/09/06 06:00

立委陳明文走進基層,以座談會方式聽取基層心聲,並謀求解決之策。政治人物走進基層,已是常態,選民若能拋開預設的黨派立場而參加,當是政治選舉的贏家。

早期政治人物給人高高在上的感覺,選民有事反映,得透過稱為「樁腳」的政治人物在各地連絡人,形成一個派系結構,政治人物透過派系結構擴大服務選民,但因派系有對立性,致服務對象受限。

現在政治人物直接進入社區,以座談會方式聽取選民心聲,雖然座談會與會選民的邀集仍透過政治人物在地方的同黨派友人,但政治人物已能和選民直接溝通,並提出自己的協助辦法,接受選民評斷的考驗,所以敢在選民前接受挑戰,多少也證明自己具有不負所託的能力。

面對政治人物走入基層,選民想要透過政治人物獲致最大利益,就要以中立態度參與政治人物的座談會,各個政治人物的座談會都參加,等於聽了一場攸關地方的選舉政見,並從中判斷、支持最符合國家或地方利益的政治人物,否則若仍有黨派成見而選邊,可能讓政治人物因只聽取部份的選民聲音,而失去判斷問題的整體性。

所以,政治人物在變,選民也要改變,讓自己成為最後的仲裁者,讓自己有機會接受政治人物服務,才是政治選舉的贏家。(趙慧容)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