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開學症候群 家長早放手 孩子更快上手

2011/09/04 06:00

記者黃文鍠/專題報導

為期兩個月的暑假結束,學生返校上課,然假期一久,舊生難免出現「開學症候群」,上課無精打彩,嚴重者還會出現拒學;新生問題更多,國小及幼稚園新生常見家長與孩子在教室門口大演「十八相送」,家長辛苦,老師也無奈。

開學之後,不少家長發現暑假期間活蹦亂跳的孩子,突然變得精神不振,甚至小毛病不斷,有人抱怨頭痛,有人肚子痛,但是只要下課回家後,毛病立刻就不藥而癒,類似「開學症候群」,每年都要上演一次。

進學國小輔導室主任何嘉雯表示,中、高年級「開學症候群」情況比較少,一般是出現遲到、上課精神委靡,以及抱怨身體不適等情況;但大部分都在兩、三天內就能慢慢適應,校方也會在開學前一、兩天舉辦返校日,讓孩子提早收心。

擔任一年級導師多年的協進國小教師萬馨表示,現在的孩子大部分在學前都會就讀幼稚園,有基本的人際互動經驗,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生活;但幼稚園作息比較自由,加上沒有功課壓力,且不時有點心可以吃,進入小學得照表操課,絕大多數新生得重新學習適應。

此外,部分學生容易有「分離焦慮」,當家長陪同報到後,準備離開時,孩子往往會大哭大鬧,家長捨不得,反過來勸慰,但此舉適得其反,孩子反而更難融入學校生活。

萬馨表示,遇到這種狀況,會先安排家長與老師、學童一起互動,然後慢慢讓家長抽身,如果孩子還是哭鬧,就讓家長到教室內安撫,避免在教室門口安慰孩子,否則會讓學童有期望心理,反而增加抗拒上課心理。

協進國小附設幼稚園園長邱貞貞表示,孩子對新環境會有好奇心,遇到無法立即融入校園生活的孩子,可以先安排活動,消耗掉精力後,再透過課程安排,循序漸進,一般都能減少適應時間。

賢北國小輔導主任林志政表示,新生始業式時,會針對家長及學生舉辦課程,協助適應環境及融入群體,並讓父母放心把孩子交託到學校。

幾乎所有輔導人員都認為,影響新生適應最大的問題在家長,家長應學會「放手」,才能讓「開學症候群」影響減到最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