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數位音樂崛起 唱片行嘆凋零

唱片行區隔市場,不少內行人都會帶著指定的CD曲目到店裡尋寶。(記者歐素美攝)

唱片行區隔市場,不少內行人都會帶著指定的CD曲目到店裡尋寶。(記者歐素美攝)

2010/07/25 06:00

〔記者歐素美/專題報導〕隨著電腦科技的發展,音樂下載變得容易,加上經濟不景氣推波助瀾,唱片業在最近十幾年來嚴重衰退;而超商、網路書店紛紛加入唱片預購市場,使得以往處處可見的唱片行,因經營困難而紛紛收攤,目前除了都會區仍可見連鎖大型唱片行之外,其他鄉鎮要找一家唱片行可是大不易!

免費下載 唾手可得

小伙子「阿倫」就不諱言,自己都是透過網路P2P,從FOXY下載音樂,他笑說:「現在還有人在買CD嗎?」公務員「小黃」比較老實,他每月付費,透過合法的KKBOX等線上聽音樂,他說,雖然年紀一把,透過線上掌握最新流行音樂趨勢,跟小孩沒代溝。

就讀高一的「小安」,每月零用錢不多,都是透過YouTube觀賞最新流行音樂MV,再透過FOXY下載MP3音樂,不過,只要是喜歡的偶像團體推出新的音樂專輯,她還是會透過網路、超商預購或到唱片行買CD。

唱片行業者吳長錕指出,921地震後,資訊數位化快速崛起,傳統的唱片行、相館隨之沒落,景氣最好時,唱片行每月營業額高達百萬以上,現在不到三分之一。也因MP3等下載技術純熟,一開始是大學生、高中生客源不見了,現在則連工人都會下載使用MP3。

景氣不好 銷路銳減

吳長錕說,下載技術純熟改變民眾的消費行為習慣及文化,音樂成為年輕人「瀏覽」的一部份;早期唱片盜版雖嚴重,有時反而提供消費者test的機會,但唱片業未被盜版打敗,卻被資訊業徹底摧毀。

業者古榮禎則認為,以前景氣好,歌手的唱片一賣就是百萬張,盜版愈嚴重,唱片賣得愈好,台灣人幾乎沒有什麼不敢買的,景氣不好,大家精打細算,日常生活「食、衣、住、行、育、樂」,娛樂享受能省則省,唱片業自然受打擊。

自謀出路 業者轉型

根據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統計,1997年台灣唱片銷售為台幣123億多,到了2007年只剩19億,年成長率也從正百分之八變成負百分之八,唱片業下滑主因為網路充斥未授權的數位音樂。

唱片業不景氣,但大型連鎖唱片行透過以量制價,得以繼續存活,獨立唱片行業者不想關門,只好各出奇招,轉型採複合式經營或加開網路商店,建立各自特色,以吸引消費者上門,繼續在市場中廝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