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平安宮雕曼波魚 崇德漁村新風貌

秀林鄉崇德漁村平安宮,外牆以曼波魚等魚類裝飾。(記者游太郎攝)

秀林鄉崇德漁村平安宮,外牆以曼波魚等魚類裝飾。(記者游太郎攝)

2008/02/23 06:00

供奉鄭成功超過60年

〔記者游太郎/秀林報導〕秀林鄉有座五十戶的小漁村,村內「平安宮」供奉超過六十年的國姓爺鄭成功,昨天完成整建,外牆完全顛覆傳統,首創以曼波魚、旗魚及紅魽等裝飾為主,凸顯出漁村的新特色和風情,也成功凝聚了漁民們的情感。

平安宮今年的爐主、前花蓮區漁會理事長邱正蓮指出,平安宮從日治時代開始供奉國姓爺,早年是由他的父親邱面其擔任主委,迄今已經歷六十餘年。民國五十七年間溫妮颱風重創花蓮,當時漁村也幾告全毀,居民們紛紛搬離,漁民們不捨國姓爺,在現址重新興建平安宮,三十餘年來讓崇德地區的漁獲豐收,去年他擔任爐主後,決定予以重建,跟上時代的腳步。

崇德漁村營造新特色

崇德漁村是典型的小漁村,居民們集思廣益後,決定要展現社區的特色,特別在外牆上雕上包括曼波魚、旗魚及紅魽等裝飾,代表具有特色的漁獲和特產,尤其是造型相當討喜的曼波魚,更是當地定置漁場大宗的漁獲,不但營造出漁村的新特色和風情,也成功凝聚了漁民們的情感。

花蓮區漁會總幹事王鐙億表示,他從小在崇德漁村長大,國姓爺確實是漁民的守護神,很多神蹟也廣為流傳,這次藉由平安宮顛覆傳統的外牆裝飾,未來漁村新風貌將會這個方向努力,讓更多漁村呈現村欣欣向榮的氣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