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阿里山鄒族4工藝 爭列嘉縣原民文資

84歲溫貞祥製作的「倒三角形」背簍,與其他族群有明顯區別,除了增加物品放置穩定度,也增加背負重物的支撐力。(記者曾迺強攝)

84歲溫貞祥製作的「倒三角形」背簍,與其他族群有明顯區別,除了增加物品放置穩定度,也增加背負重物的支撐力。(記者曾迺強攝)

2018/01/26 06:00

〔記者曾迺強/阿里山報導〕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原住民山美部落族人,將竹籐、鞣皮、編織、家屋建造等四種傳統技藝,提報嘉縣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審議,已通過第一階段審查,族人正加強蒐集文史資料,爭取成為嘉縣首批登錄成功的原住民文化資產。

通過第一階段審查

山美社區協會專案助理方敏全昨說,協助本案的四位部落耆老各有精通的工藝,從原料採集、加工處理至成品階段都一手包辦,例如四十九歲楊新興是編織工藝師,從採集苧麻、製繩到編織成狩獵袋,技藝精湛。

八十四歲溫貞祥製作的「倒三角形」背簍,與其他族群有明顯區別,除了增加物品放置穩定度,也提高背負重物時的支撐力;達邦村四十九歲安孝明是極少數能依傳統形式,以中柱為中心,利用四根或二根柱交叉綁縛成龜甲型對稱屋頂建造鄒族家屋的藝師。

嘉縣文化觀光局秘書于秉儀說,六十五歲的鞣皮藝師安炳耀把動物的生皮去肉,再割洞孔、刮皮,放在臼裡以杵打軟,直到獸皮柔軟可製成皮衣、皮褲等,技藝現今少見。

于秉儀表示,文化部去年七月訂定「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處理辦法」,使原民技藝登錄為文化資產有明文規範,這四位鄒族藝師的工藝瀕臨失傳,經評委一致認定通過第一階段審查,預計三月召開文資登錄審議會議討論。

49歲安孝明(左一)是極少數能依傳統形式,以中柱為中心,利用四根或二根柱交叉綁縛成龜甲型對稱屋頂建造鄒族家屋的藝師。(記者曾迺強攝)

49歲安孝明(左一)是極少數能依傳統形式,以中柱為中心,利用四根或二根柱交叉綁縛成龜甲型對稱屋頂建造鄒族家屋的藝師。(記者曾迺強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