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不知電腦中毒 大學生轉寄郵件觸法

2007/02/01 06:00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陳姓及王姓2名女大學生使用宿舍電腦,疑遭電腦病毒感染,病毒並透過兩人的電子郵件轉寄大量封包,影響他人電腦速度,被害人告上警局,警方循線追出2女,雖然兩人辯稱並非蓄意散毒,但還是觸犯電腦使用罪。

業務員電腦變慢 報案

劉姓業務員日前持續接到來自某技術學院的電子郵件,由於夾帶大量封包,導致電腦速度持續變慢,劉某不堪其擾,向校方反映也不得要領,因而轉向警方報案。

警方根據電子郵件追查,發現該批郵件是出自南部某大學陳姓及王姓兩名大學生,經技術學院伺服器轉寄出去,於是將兩人約談到案。

兩人到案時,還不知自己為何被約談,當員警出示被害人往來郵件時,陳、王2女還是一臉茫然,表示並不認識被害人,也從未發過電子郵件給被害人。

陳女表示,電腦只有自己在使用,加上使用率不高,因此並未特別注意防護;員警提醒是否有按時更新防毒軟體,陳女才恍然大悟,表示曾經看到電腦出現防毒軟體過期警示,但心想應該不會這麼倒楣中毒,所以一直沒有更換。

王女說,3個月前電腦速度忽然變慢,也曾使用防毒軟體掃毒,但並無所獲,最近情況更加嚴重,電腦常常當機,正準備要送修時,就接到警方通知。

警方根據兩人說法,研判是相當典型的電腦中毒,病毒再透過兩人通訊錄,轉而入侵技術學院伺服器,再轉給不知情的被害人。

達成和解撤告訴 好險

雖然兩人堅稱並無犯意,但因行為已觸犯電腦使用罪,警方原本要依法函送法辦;所幸最後與被害人達成和解,撤回告訴,避免一場官司。


若有被害人提告 得負刑責

記者黃文鍠/特稿

隨著網際網路深入民眾生活,衍生的各種問題也益加嚴重,以往就曾發生民眾在家中裝設無線網路,卻因未設定密碼,被有心人士利用上網,遭無妄之災;而一般網友更常因疏於防毒,遭病毒入侵,成為「帶原者」,如果進而影響他人,很可能因而觸法,不可不慎。

早期電腦病毒是選擇單一電腦發作,影響層面有限;現在電腦的變種型,可說是千奇百怪,在網路上隨意下載檔案或程式,就可能引狼入室,收到夾帶病毒的檔案。

現在最常見的病毒傳播模式,則是透過被入侵者的電腦郵件通訊錄,以被害人的名稱,散發夾帶病毒的郵件,一般人如不察,直接打開友人來信,就可能成為下一個被害人,病毒則繼續透過這種方式,尋找被害人。

電腦中毒,輕者造成電腦速度變慢,影響個人使用;嚴重者,可能造成系統癱瘓或資料外流,因此在「妨害電腦罪」中,明訂「無故輸入他人帳號密碼、破解使用之電腦之保護措施或利用電腦系統之漏洞,而入侵他人之電腦或其相關設備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0萬元以下罰金」。

由於這項犯罪行為有「即成犯」的犯罪構成要件,只要有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的行為,不管知不知情,就應當負責,雖然屬於告訴乃論,但如果影響層面過大,一旦被害人提告,還是得負刑責,因此,民眾在使用電腦時,還是要小心,隨時注意是否中毒,以免無意中觸法。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地方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