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老得起的社區」 眷村麵舖招人氣

文山區順興社區運用自身眷村特色發展「麵舖工坊」,讓社區內的弱勢有一技之長,順興里長單連城(左)自豪地說,已經有三對夫妻手藝好到可開店。(記者鍾泓良攝)
〔記者鍾泓良/台北報導〕北市府社會局昨日下午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績優社區表揚及「老得起的社區」分享沙龍,展示由志工自製的社區特色產品。其中,文山區順興社區運用眷村特色發展「麵舖工坊」,對外販售包子、蔥抓餅及水餃等麵食,讓社區弱勢有一技之長,順興里長單連城自豪地說,已有三對夫妻手藝好到可以開店,生意大排長龍。
文山區順興社區過去為高等法院眷屬宿舍,人去樓空後逐漸荒廢,成為治安死角。單連城表示,兩年前他開闢社區農園「順興桃花園」,開放里民認養,逐漸打破居民隔閡,進一步推出「麵舖工坊」,用自身山東人的麵食經驗,開發眷村麵食。
南港區久如社區位於台北市邊陲,多年前轄內四分溪因上游污染,居民組成守衛隊抵制,也因此凝聚社區意識。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謝建志表示,四分溪是北市第一個封溪護魚的河川,至今每年還會舉辦四分溪淨溪節,他們也與小農合作,運用當地盛產的綠竹筍等農產推出桂香饅頭、竹筍粿包。
謝建志說,社區內六十五歲長者約有十五%,因此發展出社區照顧,包括老人日托、共餐、課程安排及訪視等,「政府有做我都有在做,甚至更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