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

臺北市 24-28 ℃

藍鵲比麻雀多 石碇慢經濟獲特優

環保局長劉和然(中)與各組特優得獎者合影,右起石碇區長黃詩芳、王俊凱、嵩山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吉慶國小校長簡聰義、大嵙崁溪環境文教協會總幹事楊國龍。(記者何玉華攝)

環保局長劉和然(中)與各組特優得獎者合影,右起石碇區長黃詩芳、王俊凱、嵩山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吉慶國小校長簡聰義、大嵙崁溪環境文教協會總幹事楊國龍。(記者何玉華攝)

2016/11/25 06:00

〔記者何玉華/新北報導〕到石碇感受「慢慢來」的哲學吧!

新北市第五屆環境教育獎揭曉,石碇區公所轉化環境限制為優勢,利用資源創造「慢經濟」,推廣在地文化與飲食廚藝,以小眾旅遊建立口碑行銷,展現環境維護與開發不相衝突的產業發展模式,獲得機關組特優。

石碇區長黃詩芳說,環境教育不只是環境保育,還包括弱勢關懷、產業發展;石碇受限於地理環境,多數產業散落在山區,環境好,但生活機能不佳,「藍鵲比麻雀多」,公車只有一班、連YouBike都沒有,造就了凡事急不得的先天條件,那就「慢慢來」。

透過經發局三年六百萬元推動「石碇慢活產業加值計畫」,結合華梵大學、藝術家資源,建構石碇「慢經濟」品牌,從「慢活、慢遊、慢學、慢食」四面向,輔導產業建立平台,推廣在地人文風情與自然環境。

環境教育獎分團體、社區、機關(構)、學校及個人五大項,今年共十七個單位及個人獲獎,除了石碇區公所獲機關類特優外,其他四類特優分別是大嵙崁溪環境文教協會、嵩山社區發展協會、瑞芳區吉慶國小、八里國中教師王俊凱,將代表角逐國家環境教育獎。

大嵙崁溪環境文教協會認養三鶯藝術村人工水圳與周邊的高灘地,結合環境、藝術與教育成立「環境教室」;石門嵩山社區發展協會,推動休耕超過廿年的梯田復耕,創立「千歲米」品牌,成為佳談;吉慶國小利用位於基隆河上游中段的特色,發展「原生溪魚特色學校」,建構原生生態九區整合課程為「九大環教課程」;王俊凱帶領學生將觀察校園生態的成果投稿,透過文字傳遞友善對待環境的觀念與知識,獲得肯定。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圖 impression
地方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