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特瓶空中花園 交大教授分享

交大環工所教授高正忠以回收寶特瓶做為供水基底,上面覆蓋盆栽,打造空中花園、開心農場,易組裝、成本低,很適合學校、社區推廣。(記者洪美秀攝)
〔記者洪美秀/竹市報導〕寶特瓶回收,化身為綠屋頂及空中菜園的基底!
沒廢污水、不孳生病媒蚊
交通大學環工所教授高正忠回收寶特瓶後附加旋轉蓋,上面覆蓋輕型板子,再放置含土壤的蔬菜籽和香草類盆栽,透過毛細現象供水,美化屋頂、陽台,沒有廢污水,不孳生病媒蚊,已開發出木框型、盆型及3D列印特殊台灣造型,希望推廣到社區、學校,為地球暖化盡心力。
高正忠說,兩年前就曾回收寶特瓶,做為植物栽種的供水瓶,但當時需靠工人協助組裝,並不方便。研究團隊後來設計一款轉換蓋,可套住寶特瓶口,上面加一個組板,可放四個六百西西寶特瓶,再利用高科技不織布條的毛細現象輸送水分,透過滴灌系統補水,兩週補水一次即可。
高正忠說,這項研究應該是全世界第一個原型再利用回收寶特瓶做為基底的綠花園,不必做防水措施,夜間也不影響散熱,連小五學生也能DIY,社區或學校可截取雨水灌入寶特瓶。有興趣可電洽:(03)573-1869、0958-409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