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隆營區滯洪池 防汛兼軍事訓練

光隆營區滯洪池用地,原本視野遼闊、風景如畫。 (記者黃鐘山攝)
〔記者黃鐘山、陳建志/太平報導〕太平區車籠埔一帶每逢大雨即淹水成災,市府投入五千萬元經費,在陸軍光隆營區興建滯洪池及分洪道改善。市府說,透過立委何欣純協調,國防部無償提供土地,經三個月施工,目前分洪道設施已完工,滯洪池工程預計明年一月完成,盼能徹底解決水患。
水利局長周廷彰說,太平區光隆、興隆、福隆里共同排水渠道較為狹隘、蜿蜒,但下游民房眾多,無法進行拓寬,因此每逢大雨即因排水不及淹水成災,備受車籠埔地區民眾詬病。水利局經整體規劃,決定投入五千萬元經費,在陸軍光隆營區南側開闢深四.五米、滯洪量達四萬七千五百立方公尺的滯洪池。
立委何欣純力促其成,不斷與軍方協調,終於獲得國防部首肯,無償提供近二公頃土地。市府去年和軍方完成土地無償使用訂約程序,並陸續完成相關標案發包作業;而為發揮及時減災功能,市府要求今年六月汛期前先完成分洪道等分洪設施,年底再完成滯洪池主體工程,讓居民不再擔憂。
周廷彰表示,滯洪池、分洪道工程今年三月開始施作,整體完工後,可滯納約二十五座國際標準游泳池水量,減少下游人口密集區淹水面積約五公頃,保護約三千名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平時則可兼做軍方訓練使用,達到雙贏。軍方則說,未來該處將做為工兵渡河、架橋等戰訓演練的場所。
分洪道寬六公尺、長約四百八十公尺,已率先在汛期前完成,市長林佳龍也在尼伯特颱風來襲前,由周廷彰陪同前往視察,他感謝水利局三個月內就完成分洪道設施,首次颱風來襲即可派上用場,盼能發揮分洪效果,另也期待滯洪池整體工程盡速完工,強化蓄洪功能,徹底解決當地長年淹水問題。

市長林佳龍於汛期前,趕抵光隆營區滯洪池工地,了解工程進度及颱風防汛整備作業。(記者黃鐘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