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經歷12次手術 唇顎裂青年學醫助人
蘇宣宇(左)、楊明瑜(右)突破唇顎裂困境努力向學,昨日獲頒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得福獎助學金。(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目前就讀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五年級的蘇宣宇,因為唇顎裂,到小學四年級為止,已動了十二次刀,幾乎每年一次,童年都是飽受手術折磨的記憶,聽到手術就皮皮剉,但正因為如此,他認為自己更能將心比心理解患者痛苦,因此努力向學、期許當一名外科醫師。
蘇宣宇說,小時候自己不常哭,會掉淚就是聽到「又要手術」。其實他也想過:「如果唇顎裂不是發生在我身上,那該有多好!」但母親總是說:「不要把自己想成是最辛苦的人,因為世界上還有其他人比你更辛苦。」藉此鼓勵一樣是唇顎裂的患者,只要相信自己,就能走出一條路。
另一名就讀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二年級、已經考上律師的楊明瑜,因為唇顎裂,就讀小學時,也曾被同學嘲笑外表怪異,但媽媽告訴他,每個人都長得不一樣,這沒有什麼,讓他更有勇氣面對自己。因從小家中經濟不好,他期待未來可以為像父母一樣的弱勢勞工發聲。
昨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舉行得福獎助學金頒獎,共一二八人獲獎。桃園長庚整形外科主任張呈欣表示,目前國內唇顎裂發生率約每五百位新生兒會有一位,平均一年約三、四百位,每人手術至少三次,外觀經過治療可以達到與一般人無異的狀況,但國內專責醫師只有五位,是必須重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