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地標 長老教會9月搬遷重建

中壢長老教會將拆除重建,路口高聳十字架建築立面是中壢重要地標。(記者李容萍攝)
ㄇ字型相連建物群最老有51年歷史 立面十字架將保存運用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桃園市中壢人的回憶又要少一處。傳教有一百卅八年歷史的基督長老教會新竹中會中壢教會,位於中壢區延平路與中平路口、建於一九七四至一九八六年間的「ㄇ」字型相連建物群,立面有高聳醒目的十字架,鄉親視為地標,遠遠看到它就知道家已經到了,教會跟隨都市更新潮,二○二二年申請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認定通過,預計今年九月啟動搬遷、拆除和重建,文史工作者、社區居民聞訊咸感不捨。
申請危老重建 地方居民不捨
財團法人中壢長老教會基金會董事長吳昇明表示,這四棟教會建物分別建於一九七四、一九七六、一九七八和一九八六年,多年前就想改建新堂,不單單為了應付結構老舊、空間不敷使用和要增加新的設備,而是要透過建堂凝聚會眾在屬靈上得以成長、合一,為廣傳福音做出更多貢獻。
曾設錫安幼稚園 耶誕打卡熱點
石頭里長劉柏成說,中壢教會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五、六○年代設有錫安幼稚園,當年南桃園少有幼教機構,因教會、幼稚園在市區,鄰近火車站,很多家長包括前桃園縣長吳伯雄家族,都把小孩送來就讀,近十年來中平商圈結合教會辦理耶誕節慶活動,高掛「中壢最高」五層樓的耶誕樹,成為民眾拍照、打卡熱點。
六旬志工王小克提到,媽媽曾是錫安幼稚園老師,當年教會前有溪流(後加蓋成馬路),教會裡有葡萄園,還養豬、種菜,如今老建築要改建,當然不捨。
規劃設立托嬰、長者日照據點
桃園藝文陣線理事長劉醇遠建議,中壢教會改建過程,若能把建築立面元素保存,延續特色,那就更好了;教會去年底舉辦「壢歷在目」展覽,將相關史料數位化以便永久保存,希望未來新教堂完工啟用後能有展示空間,讓大家緬懷教會歷史。
吳昇明表示,中壢教會佔地一一三五平方公尺,將斥資約六億元新建地上十一層、地下二層的建物,低樓層會出租營運、設立托嬰及長者日照服務據點,五至十一樓為教會空間及牧師館。至於現有建築立面上的十字架會另外保存、運用,未來新教會大樓也會規劃史料數位化等展示空間,讓更多人了解教會過往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