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法草案「脫鉤代孕」 已送政院
國健署長吳昭軍11日證實,將「代理孕母」脫鉤的草案月初已送進行政院,至於「代理孕母」未來是否另立專法、或再次修法,仍待社會共識討論。 (資料照)
人工生殖法草案「脫鉤代孕」 已送政院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我國現行「人工生殖法」僅適用異性戀夫妻,為因應社會變遷及多元需求,衛福部去年五月預告修正草案,其中開放代理孕母爭議難解。國健署長吳昭軍昨證實,修法已將代理孕母內容脫鉤,草案在本月初送交行政院,至於未來是否另立專法或再次修法,仍需依社會共識討論,並無預設立場或相關期程。
衛福部去年五月十四日預告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適用對象擴及同婚、單身女性、代理孕母等三族群,不過預告期滿後,對於開放單身女性、同性伴侶進行人工生殖有較多共識,代理孕母方面則有較大分歧,反對者擔憂代孕涉及剝削女性與嬰兒商品化,贊成者則認為女性有自主選擇權,且代孕是無法生育者的最後希望。
保障子女最佳利益 草案首要考量
面對代孕爭議,國健署在考慮委託人、代孕子女及代理孕母等多方權益後,決定將相關爭議條文脫鉤處理。吳昭軍指出,新版草案除了代孕部分外,其他均已納入,並以保障子女的最佳利益為首要考量,該草案今年一月初送交政院,待其完成審議後再送立法院,但由於立院本會期剩餘時間不多,短期內實施的可能性較低。
醫界盼細緻討論法規、循序漸進
其實代孕問題在台爭議已久,早在一九九六年研擬人工生殖法草案時,就曾討論代理孕母議題,但因社會爭議太大最終未被納入。此次草案將代孕脫鉤處理,吳昭軍說,未來是否另立專法或再次修法都有可能,代孕脫鉤意味所有相關討論需重新啟動,再次召開專家會議、公聽會等方式廣徵意見。
台灣生殖醫學會常務理事陳美州表示,從醫界角度出發,在完善配套措施的前提下,應盡早擴大人工生殖法的適用對象,此外因婦科疾病而有代孕需求的患者並不少,但目前社會對於代孕制度的討論,仍侷限於支持與反對的爭辯,應對法規逐條分析並有更細緻的建議。
新光醫院生殖中心主任李毅評則指出,國外通常循序漸進,先開放同志權益,再推動單身女性適用,最後才是代理孕母,避免爭議阻礙其他權益的推進。他認為此次將代孕脫鉤處理是正確決策,並強調代孕者的權益是最大的關鍵,不應該倉促立法。
然而針對代孕脫鉤,部分藍白立委曾表達不滿,草案若經行政院審議通過,後續送交立法院,仍須由立委進一步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