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推運動一把 助選手奪獎牌
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鄭景峰團隊,開發運動科技協助體操選手唐嘉鴻,在選手身體多處黏貼慣性感測器,收集肢體動作數據等資料,提供教練與選手在單槓動作技術的科學化分析,即時修正、提升訓練效益品質。(鄭景峰提供)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今年巴黎奧運、帕運點燃國人運動熱情,大家熬夜幫國手加油吶喊,在選手奮勇奪牌背後,也有不少國科會推動的運動科研協助,如體操項目的亞洲貓王唐嘉鴻運用慣性感測元件(IMU)找出完美翻騰、精準落地姿勢;抗癌女拳王陳念琴則有AI戰情分析、VR(虛擬實境)教練以及全方位移動沙包機器人陪練;未來盼從選手擴及全民運動。
清大開發AI、VR機器人 陪練陳念琴、吳詩儀
清華大學運動科學系教授邱文信與團隊研發「拳智拳能」計畫,邱文信表示,今年巴黎奧運,就用大數據及AI幫助拳擊項目的陳念琴、吳詩儀在賽前即時掌握對手出拳數據等優缺點;平常則有智慧拳擊設備感應揮拳軌跡,與AI教練指導動作;還將傳統沙包加上掃地機器人,打造全方位移動沙包機器人,模擬對手位移軌跡,再套上VR模式,讓練習更有帶入感,將來盼打造為「拳擊元宇宙」給民眾體驗。
台師大感測元件 捕捉唐嘉鴻翻騰軌跡
努力發展體操科研的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教授鄭景峰則說:「計畫真的是為了唐嘉鴻!」體操動作是靠人眼判斷好不好,團隊希望將訓練科學化,開發軟硬體設備,自製慣性感測元件IMU,裝在唐嘉鴻身上、單槓上及地板中,找出人體及物件位移加速度,偵測細微變化,再透過數據分析,找出完美翻騰、精準落地的動作軌跡,同時監測肌肉血氧飽和濃度,採科學方法察覺選手疲勞度,協助唐嘉鴻在巴黎奧運贏得體操單槓銅牌。
成大智慧游泳池 收錄王冠閎細微動作
成功大學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教授黃滄海與團隊則開發「智慧游泳池」,與台灣蝶王王冠閎及其教練黃智勇合作。黃滄海表示,游泳訓練中,最難的是看不見水底下動作,團隊藉由多視角攝影機,完整收錄側面、正上方、水上、水底,比對選手動作技術,未來不僅可協助選手,還可普及全民練習;團隊也開發纜繩式游泳功率機,固定在選手身上,使其可在游泳情境下同時訓練肌力與協調,優化訓練條件。
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長蘇碩斌表示,國科會「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畫」,第一期一○七到一一一年投二.四億元,補助八個團隊,主要目標是幫助台灣選手在國際賽事奪牌,項目有羽球、棒球、桌球、舉重跟自行車;第二期從一一二到一一五年預計投四.八億元,補助增至十二個團隊,增加足球、體操、拳擊、游泳、排球乃至鐵人三項等種類,目標從選手擴及到全民體育發展。
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馬席彬團隊開發「智慧投手替身」,利用機械手臂操控,加上參數資料庫,可提供不同落球點及單人練習功能。(馬席彬提供)
清大運科系教授邱文信與團隊研發「拳智拳能」計畫,透過VR顯示器、控制器拳套,加上移動拳靶等,不只幫助選手訓練,更希望打造出「拳擊元宇宙」普及全民運動。(邱文信提供)
國科會運動科研助攻國際賽事奪牌
為了協助體操選手唐嘉鴻奪牌,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鄭景峰團隊開發運動科技,運用慣性感測器、肌肉血氧飽合儀器,在選手訓練前多次垂直跳檢測,自動判斷神經肌肉疲勞程度,藉以調整該次體操訓練課的訓練課表,為業界首創。(鄭景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