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傳承關廟製糖文化 民團發表成果

關廟在地團隊「關廟青」發表製糖業文化成果,並為大潭埤三五四歲生日慶生。(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台南市關廟保東地區三年前發現清代糖漏窯遺址,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關廟的製糖文化,在地團隊昨天舉行推廣教育成果發表,同時慶祝大潭埤三五四歲生日快樂。
關廟製糖業文化成果發表會在大潭埤旺萊公園旁舉行,有趣味的啃甘蔗比賽,還有復刻糖漏及糖罐、椪糖DIY等,文史工作者許耿肇帶領自行車隊走讀關廟、歸仁、仁德的糖鐵路線,與會民眾並以紅龜拼出「三五四」,為明鄭時期修築的水利設施大潭埤(昔稱為弼衣潭)慶生。
關廟青文化協會執行長許玓維表示,團隊從教小學生種甘蔗開始,盼讓關廟製糖文化與大潭埤的文化景觀資產獲得重視。關廟糖漏窯已被台南市文資處列冊追蹤,目前進行先期調查有無文資保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