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台南蘆竹溝平掛式養蚵 獲選「農村好藝」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保署署長李鎮洋昨為社區「蚵田時光」彩繪藝術牆揭幕。(記者楊金城攝)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保署署長李鎮洋昨為社區「蚵田時光」彩繪藝術牆揭幕。(記者楊金城攝)

2024/06/10 05:30

〔記者楊金城/台南報導〕台南北門蘆竹溝漁村社區在北門潟湖的平掛式牡蠣養殖歷史超過百年,獲得二○二三年農業部「農村好藝」調查保存類殊榮,蘆竹溝農漁產業文化永續發展協會昨天在蚵學園區發表「蚵田時光」彩繪藝術牆,為蘆竹溝未來申請農村再生社區培植永續產業。

「農村好藝」徵選,在保存具在地特色的農村產業文化樣貌,南市農業局說,蘆竹溝近七成居民養蚵 為生,冬至時蚵農在北門潟湖以蚵殼串在海水中附著蚵苗,在清明節時再將蚵苗串平掛綁到潟湖的蚵棚上養殖至少一年才可收成,成為少見的人文地景,平掛式牡蠣養殖不僅對海洋環境友善,兼具生態保育功能。

蘆竹溝農漁永續發展協會並舉辦牡蠣食魚教育的體驗活動,推廣台南蚵,協會也獲得南市都發局綠社區培力補助,由台南社大老師張駿業帶領社區老少完成「蚵田時光」首面藝術牆,呈現蘆竹溝養蚵風情和潟湖生態多樣性。

農村發展及水保署署長李鎮洋昨為藝術牆揭幕,參觀蚵農體驗,肯定協會推動食魚教育和農村再生對永續牡蠣產業的努力。

協會理事長邱永仁說,蘆竹溝目前進行農再培根計畫已到進階班課程,未來持續漁村社區營造、調查生態和產業特色資源,盼向水保署申請農再社區通過審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