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氚水養魚 國原院實驗1年加速未來監測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化工所近期將氚核種投入到有一百五十尾的黃錫鯛養殖池內,預計進行長達一年的生物累積實驗,確認其體內無機氚(TFWT)及有機氚(OBT)生物累積效應。(圖取自國原院網站)

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化工所近期將氚核種投入到有一百五十尾的黃錫鯛養殖池內,預計進行長達一年的生物累積實驗,確認其體內無機氚(TFWT)及有機氚(OBT)生物累積效應。(圖取自國原院網站)

2024/06/08 05:30

比對輻射水生物累積效應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日本去年八月起排放含氚核廢水入海,台灣核安會長期監控其可能造成的影響,至今累計海水、漁獲、沙泥等九千多筆樣本皆無輻射異常;而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在近期開啟為期一年的「海水魚含氚養殖試驗」,將確認生物累積效應,以利未來快速監測海水生物是否受污染。

以利快速監測海水生物是否受污染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因地震引發核災後,累積龐大核廢水無處去,去年八月廿四日起,正式將透過ALPS(多核種處理系統)處理過的核廢水,再稀釋七四○倍後流放入海,但其中仍含有無法清除乾淨的「氚」放射物,引發周邊鄰近國家擔憂對環境及生物的影響,我國政府則透過行政院層級啟動應變。

為確保海水生物食用輻射劑量,國原院化工所已在五日上午九點,將氚核種投入內有一五○尾黃錫鯛的養殖池(池水的氚濃度一五○○貝克/公升),將進行長達一年的生物累積實驗,確認其體內無機氚(TFWT)及有機氚(OBT)生物累積效應,並與日本東電公司含氚海水養殖的比目魚進行比對,分析在相同氚濃度海水養殖下,不同國家、不同魚種累積效應差異,未來可透過海水或海水生物其一之氚濃度分析,快速確認台灣周遭海洋或海水生物是否遭受氚污染,更加完善檢測及監控機制。

核安會日前發布「我國因應日本含氚廢水排放配套措施進度說明(第廿報)」,指出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已於四日結束第六批次含氚廢水排放作業,總計排放體積約為七八○○立方公尺,氚總活度約一.四兆貝克。

該報告中提到,依中央氣象署最新的海流擴散預報顯示,第六批次排放的含氚廢水,受福島沿岸潮汐與黑潮影響緩慢往北擴散。整體而言,六批次的含氚廢水隨著洋流往東擴散,主要影響區域在日本本州東部海域,預報最大濃度值皆低於儀器最小可測值,目前對台灣周遭海域暫時無影響。

逾9千件樣本分析 無輻射異常

核安會表示,持續透過跨部會合作進行我國海域輻射監測,自一○六年至今,累積完成海水、海生物(含漁獲)、岸沙(含海底泥)等各式海域樣本,共計九二五○件樣本分析,今年度截至本月二日,完成一五一二件樣本分析,結果皆無輻射異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2024巴黎奧運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