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乳癌年輕化 PFCs防水塗料恐是肇因/台大研究:患者急速增加與雌激素暴露密切相關

台大癌醫中心腫瘤內科教授林季宏(右二)以一系列東亞年輕型乳癌研究,發現台灣年輕乳癌患者急速增加與雌激素暴露密切相關,包括環境、基因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記者楊綿傑攝)

台大癌醫中心腫瘤內科教授林季宏(右二)以一系列東亞年輕型乳癌研究,發現台灣年輕乳癌患者急速增加與雌激素暴露密切相關,包括環境、基因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記者楊綿傑攝)

2023/12/04 05:30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乳癌居我國女性好發癌症首位,四十年間增加四倍,且發生平均年齡較歐美低,年輕乳癌有較高比例屬於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台大癌醫中心腫瘤內科教授林季宏研究指出,用於防水衣、炊具鐵氟龍塗層的全氟烷基物質(PFCs)是乳癌發生風險因子,與小於五十歲的女性關係更顯著。

遠離環境荷爾蒙 早生、多運動降低風險

乳癌防治基金會與台灣乳房醫學會昨舉辦乳癌病友會活動,林季宏拿下傑出研究獎。他指出,台灣年輕乳癌患者急速增加與雌激素暴露密切相關,包括環境、基因等多重因素交互作用。他建議避免攝入過多脂肪與熱量,遠離環境荷爾蒙,早生、多生、多運動,有助降低乳癌風險。

林季宏指出,台灣每年新增超過一.五萬名乳癌患者,平均發生年紀約五十歲,與日、韓、中相近,但與美國平均發生年紀六十多歲年輕逾十歲。急速增加的年輕乳癌成因與雌激素暴露相關,包括內源性雌激素以及外源性的環境荷爾蒙。

他說明,外源性的環境荷爾蒙除已知的塑化劑DEHA外,早年廣泛用來作為表面塗料,包括衣物、食品包裝材料、炊具等都有其蹤跡的全氟烷基物質,會干擾體內荷爾蒙,不沾鍋若使用鐵氟龍塗層,結構遭破壞也可能釋出PFCs。

至於內源性雌激素誘導的基因毒性,林季宏解釋,過去卅年來,東亞年輕女性血液雌激素濃度急速上升,若代謝不良可能產生致突變的代謝物,與DNA鏈結產生突變,而這類「雌激素-DNA加合物」在年輕乳癌患者體內具有顯著高濃度。

此外,基因差異也是原因之一,研究發現台灣乳癌病患有高比例乳房脂肪發炎現象,推測脂肪代謝異常造成發炎,可能也跟乳癌發生相關。林季宏推論,東亞人長期住在地小人稠食物缺乏地方,演化過程中對脂肪或雌激素的代謝能力較差,而隨著過去數十年來東方飲食水準已能與西方並駕齊驅,突然的過度攝取脂肪或熱量導致疾病產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