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農、科、航太 列國家核心關鍵技術
![蝴蝶蘭是台灣重要農產品。(資料照) 蝴蝶蘭是台灣重要農產品。(資料照)](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3/11/12/82.jpg)
蝴蝶蘭是台灣重要農產品。(資料照)
下月公布首波項目名單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面對敵國竊取我國科技恐致重大國安危機,國科會依國安法擬定「國家核心關鍵技術」,各部會刻正辦理專家審查會,國科會則規劃審議會認定,預計十二月公布首波項目名單,包含護國神山的半導體製程及農業、科技、航太等技術,年底前送行政院,一旦公告生效,可望解決營業秘密法無法處理的經濟間諜罪犯,最高可處十二年徒刑。
保護我國科研 定期審議
過往發生多起我國科技公司高級幹部遭中國挖角、或其他手法竊取商業機密,而半導體產業為台灣護國神山,為此國安法已修法,任何人不得為外國等境外敵對勢力竊取「國家核心關鍵技術」,違反者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五百萬元以上、一億元以下罰金,未遂者亦罰。該法並賦予國科會定期召開相關審議會,訂定該關鍵技術清冊,保護我國科研。
立法委員張廖萬堅、黃國書等人也關注並在立法院質詢,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回應,近期國際局勢下,此事很關鍵,強調審議會年底前一定召開,十二月會公布首波名單,參與部會包含經濟部、數位部、農委會等,討論半導體、農業、科技、航太等技術清冊,目標越快越好。
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特聘教授林志潔解釋,現行營業秘密法範疇是商場競爭,碰到重要科學技術的經濟間諜,無法完全處理,且過去涉案企業還可「和解」撤告,直到近年才加上刑事責任;然而有些技術一旦外流,將涉及國家安全、軍事國防,或台灣領先全球的優勢,攸關國家競爭力,未來都可用國安法處以重罪。
另,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也規定,受政府委託、補助或出資逾半的國家核心關鍵技術相關業務,相關成員赴中國前應申請,國科會提醒,相關業務終止或離職未滿三年的人員也要列管。林志潔說,一般企業的員工都有保密義務,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人員列管屬合理,且清冊將嚴格審定,研判受影響人數不多。
審議人員簽署保密協議
國科會也強調,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是加強保護「營業秘密」,不影響正常商業活動,審查也不會涉及特定廠商營業秘密,亦不查閱其秘密資料,參與審議人員並簽署保密協議,確保審議的公平性及安全性。關鍵技術審議會目前規劃成員共廿五人,其中產業專家會有八人,兼顧產業界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