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請至Edge官網下載 請至FireFox官網下載 請至Google官網下載
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下雜漁獲挖到寶 發現深海鐮蝦新物種

嘉大生物資源系助理教授張素菁從台灣漁船在台灣本島、東沙捕捉的魚獲中,發掘深海鍊蝦新物種。(海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黃建福提供)

嘉大生物資源系助理教授張素菁從台灣漁船在台灣本島、東沙捕捉的魚獲中,發掘深海鍊蝦新物種。(海洋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黃建福提供)

2023/06/03 05:30

嘉大、中研院合作

又有斬獲

〔記者王善嬿/嘉義報導〕台灣「大王具足蟲」拉麵近來引起大眾對海洋生物關注,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張素菁與中研院小鼠中心合作,透過micro CT(微電腦斷層掃描儀)技術,應用於深海鐮蝦外觀3D影像呈現,可清楚進行品種鑑定,去年至今陸續在東沙深海發現新種「鈍脊鐮蝦」及在台灣本島發現「深海鐮蝦」新物種,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海洋生物多樣性,令人驚艷。

張素菁說,廣義深海超過兩百公尺深海域,棲息許多令人驚奇的海洋生物,如最近很夯的大王具足蟲就是深海世界成員之一。

近年也在東沙島深海地區所發現世界新種詹氏具足蟲(或稱詹氏深水虱),除詹氏深水虱外,鐮蝦也是一種分布深度最深可超過六千公尺的典型深海生物。

由於要取得棲息在深海生物樣本難度高,且所費不貲,從各地漁港及遠洋漁船下雜漁獲中「挖寶」,成為海洋生物學者以最低成本取得樣本的途徑之一。

張素菁說,此次研究結果,就是從台灣漁船在台灣本島和東沙三百至五百公尺深海地區捕獲的漁獲中所發現,因一些體長僅有三至五公分的深海鐮蝦身上紋路複雜,不易進行鑑種,因此與中研院小鼠中心合作,應用micro CT技術讓深海鐮蝦外觀以3D影像呈現,進行品種鑑定。

張素菁說,東沙新種「鈍脊鐮蝦」已成功發表於國際動物分類期刊Zootaxa,台灣本島發現的「深海鐮蝦」新物種預計在今年於國際海洋科學期刊Bulletin of Marine Science發表。

嘉大張素菁助理教授利用micro CT技術呈現深海鐮蝦新物種外觀。(嘉義大學提供)

嘉大張素菁助理教授利用micro CT技術呈現深海鐮蝦新物種外觀。(嘉義大學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生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右下角 X 鈕。